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禘嘗的意思、禘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禘嘗的解釋

禘禮與嘗禮的并稱。 周 禮,夏祭曰禘,秋祭曰嘗。古代常用以指天子諸侯歲時祭祖的大典。《禮記·中庸》:“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諸掌乎!”《孔子家語·論禮》:“禘嘗之禮所以仁昭穆也。” 漢 匡衡 《告謝毀廟》:“是禘嘗之序,靡有過五,受命之君,躬接於天。” 清 錢大昕 《禘嘗說》:“宗廟之禮,莫重乎禘嘗。禘嘗皆時祭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禘嘗”是古代祭祀禮儀的合稱,具體含義如下:

一、讀音與分字釋義

二、合稱意義

“禘嘗”是禘禮與嘗禮的并稱,代指古代最高規格的歲時祭祖儀式。《禮記·中庸》提到:“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諸掌乎!” 說明其與治國理政的關聯。清代錢大昕亦強調“宗廟之禮,莫重乎禘嘗”,凸顯其禮制核心地位。

三、延伸含義

  1. 禮制象征:專用于天子諸侯,體現等級森嚴的祭祀制度。
  2. 政治功能:通過祭祀強化宗法秩序,如《孔子家語》稱其“所以仁昭穆也”,即明确宗族長幼尊卑。

四、現代關聯

現代語境中,“嘗”單獨使用時多為“品嘗、經曆”等義(如“嘗試”“備嘗艱苦”),但“禘嘗”一詞仍保留古代禮制專指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祭祀分類或文獻出處,可參考《禮記》原文或漢代匡衡的《告謝毀廟》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禘嘗是一個古代漢字詞彙,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下面是關于禘嘗的一些相關信息:

詞義

禘嘗的意思是指古代祭祀天地的一種儀式,也可以指祭祀天地的禮器。這個詞強調了人們對天地神明的崇拜與緻敬。

拆分部首和筆畫

禘嘗的拆分部首是示部(礻)和尚部(尢)。

禘的筆畫為8畫,嘗的筆畫為8畫。

來源和繁體

禘嘗的字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周禮》以及《尚書》等典籍。禘嘗是西周時期的一種重要祭祀儀式,對于維持天地間秩序和人民幸福有着重要的意義。

繁體字“禘嘗”與簡體字寫法相同,沒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文字演變的曆程,禘嘗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着不同的書寫形式。例如,古代銘文中的禘嘗可能以古篆字體形式出現,與現代漢字有所差異。

例句

1. 新年的第一天,我們舉行了隆重的禘嘗祭祀儀式。

2. 他用一顆虔誠的心參加了禘嘗的祭祀活動。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禘宗(指修祀祖先的儀式)。

近義詞:禮儀、祭祀。

反義詞:亵渎、侮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