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詩禮之訓的意思、詩禮之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詩禮之訓的解釋

《論語·季氏》:“嘗獨立, 鯉 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 鯉 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 鯉 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 鯉 退而學《禮》。”後以“詩禮之訓”謂子承父教。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父母》:“子承父教,雲詩禮之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詩禮之訓”是一個源自《論語》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2. 出處與典故

出自《論語·季氏》:

孔子曾兩次在庭院中教導兒子孔鯉,問其是否學習《詩經》和《禮記》,并強調“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孔鯉聽從教導後潛心學習,後世以此典故代指“子承父教”的傳統。


3. 用法與結構


4. 延伸理解


5. 示例與應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論語·季氏》原文或相關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詩禮之訓:起源和意義

《詩禮之訓》是一個由五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含義深遠。該詞可以拆分為“詩”、“禮”和“之訓”。其中,“詩”指的是古代文學形式中的詩歌,反映了人們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觀。 “禮”指的是社會規範、儀式和習俗,代表了人們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而“之訓”則表示這些規範和準則的宣傳和教育。

部首和筆畫

《詩禮之訓》是由三個部首組成的詞彙,分别是“言”、“示”和“言”。筆畫分别為7畫、5畫和7畫。

來源和繁體

《詩禮之訓》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它代表了古代人們對于詩和禮的重視,并倡導人們通過詩歌和禮儀來傳遞道德和價值觀。在繁體字中,《詩禮之訓》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字形有所不同,但《詩禮之訓》的基本構架沒有變化。古代的一些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體或替換的部件,但整體來看,這個詞仍由相同的三個部首組成。

例句

1. 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文學上的高度,而且傳達了一種深刻的詩禮之訓。

2.這本書深入探讨了古代詩禮之訓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和價值。

3. 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詩禮之訓是塑造人們思想和行為的重要方式。

組詞

組詞可以通過與《詩禮之訓》中的每個字彙進行組合來實現。例如:“詩人”、“禮節”、“訓導”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詩禮之訓》的近義詞可能包括“詩教禮儀”、“詩禮教導”等,它們在意義上與《詩禮之訓》相似。它的反義詞可以是“非詩非禮”、“無訓無禮”等,意味着沒有遵循詩和禮的教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