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繕葺的意思、繕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繕葺的解釋

亦作“ 繕緝 ”。謂修理房屋、牆垣等。《舊唐書·良吏傳下·姜師度》:“六年,以 蒲州 為 河中府 ,拜 師度 為 河中 尹,令其繕緝府寺。”《宋史·李壽朋傳》:“ 壽朋 以席為屋,督吏寀繕葺,未數月,復其舊。”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譚九》:“往歲零雨,屋舍傾圮,佐領無力繕葺,老朽無容身處。”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繕葺”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hàn qì,主要用于描述對建築物、器物等進行修補和整修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繕”指修補、整修,“葺”原指用茅草覆蓋屋頂,後泛指修理房屋。兩字組合後,強調通過修複使舊物恢複原有功能或美觀。


單字拆解與詞義深化

  1. 繕(shàn):
    原指修補衣物或文書,引申為對事物的整理、修繕,如“修繕房屋”。
  2. 葺(qì):
    本義為用茅草蓋屋頂(《說文解字》),後擴展為修理建築,如“修葺圍牆”。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權威例句

  1. 《舊唐書·良吏傳》:“繕緝府寺。”
  2. 清·和邦額《夜譚隨錄》:“佐領無力繕葺,老朽無容身處。”

如需更多用法,可參考古籍或現代修繕類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繕葺的意思

繕葺是一個古漢語詞語,指修補、整修、重建的意思。它通常用于描述對建築物、牆壁、器物等進行修繕和翻新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繕葺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缶”和“20畫”。

來源和發展

“繕葺”這個詞最早見于《左傳·僖公七年》。古代人們使用石髓(石灰)等材料進行建築修繕,因此産生了“繕葺”的概念。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演變為現代漢語中修複建築物或補救錯誤的專用詞。

繁體字

繕葺在繁體字中寫作「繕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繕葺的寫法是「繕」和「衘」組合起來。其中,“繕”指修補、整理,而“衘”指重建、恢複。

例句

1. 這座古城牆需要進行繕葺,以保護它免受風雨侵蝕。

2. 繕葺舊屋是傳承文化的重要任務。

組詞

修繕、褫衣繕冠

近義詞

修補、整修

反義詞

破壞、毀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