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诗礼之训的意思、诗礼之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诗礼之训的解释

《论语·季氏》:“尝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 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 鲤 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 退而学《礼》。”后以“诗礼之训”谓子承父教。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父母》:“子承父教,云诗礼之训。”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诗礼之训”是一个源自《论语》的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2. 出处与典故

出自《论语·季氏》:

孔子曾两次在庭院中教导儿子孔鲤,问其是否学习《诗经》和《礼记》,并强调“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鲤听从教导后潜心学习,后世以此典故代指“子承父教”的传统。


3. 用法与结构


4. 延伸理解


5. 示例与应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论语·季氏》原文或相关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诗礼之训:起源和意义

《诗礼之训》是一个由五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含义深远。该词可以拆分为“诗”、“礼”和“之训”。其中,“诗”指的是古代文学形式中的诗歌,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礼”指的是社会规范、仪式和习俗,代表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而“之训”则表示这些规范和准则的宣传和教育。

部首和笔画

《诗礼之训》是由三个部首组成的词汇,分别是“言”、“示”和“言”。笔画分别为7画、5画和7画。

来源和繁体

《诗礼之训》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化,它代表了古代人们对于诗和礼的重视,并倡导人们通过诗歌和礼仪来传递道德和价值观。在繁体字中,《诗礼之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书写中,字形有所不同,但《诗礼之训》的基本构架没有变化。古代的一些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体或替换的部件,但整体来看,这个词仍由相同的三个部首组成。

例句

1.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上的高度,而且传达了一种深刻的诗礼之训。

2.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古代诗礼之训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3. 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诗礼之训是塑造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方式。

组词

组词可以通过与《诗礼之训》中的每个字汇进行组合来实现。例如:“诗人”、“礼节”、“训导”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诗礼之训》的近义词可能包括“诗教礼仪”、“诗礼教导”等,它们在意义上与《诗礼之训》相似。它的反义词可以是“非诗非礼”、“无训无礼”等,意味着没有遵循诗和礼的教导。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