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鐵浮圖的意思、鐵浮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鐵浮圖的解釋

亦作“ 鐵浮屠 ”。1.指鐵鑄佛塔。 元 陳孚 《全州》詩:“城郭依稀小畫圖,佛光猶照鐵浮屠。” 明 都穆 《遊北固山記》:“門内稍右有鐵浮圖十級,迺 唐 李德裕 觀察 浙西 時所鑄。”

(2).借指身披重甲的兵士。《宋史·劉琦傳》:“ 兀朮 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 清 夏燮 《中西紀事·海疆殉難記上》:“ 吳侍郎 《朱副戎廟碑》系駢體文,其後段雲:‘……鐵浮屠林立於重關,銅面具風生於百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鐵浮圖”一詞具有雙重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

一、詞源與本義

  1. 字面含義
    原指鐵鑄佛塔,常見于元明文獻。例如元人陳孚《全州》詩中提到“佛光猶照鐵浮屠”,明人都穆的遊記中也記載了鐵鑄佛塔的存在。

  2. 佛教象征
    “浮圖”即梵語“佛塔”(Stupa)的音譯,前綴“鐵”強調材質的堅固性,體現古代鑄造工藝與宗教信仰的結合。


二、軍事引申義

指金朝重甲騎兵部隊,尤以金兀術(完顔宗弼)麾下精銳著稱:

  1. 裝備與戰術
    士兵與戰馬均披挂重型铠甲(人馬俱甲),形成“鋼鐵洪流”,常與輕騎兵“拐子馬”協同作戰,兼具防禦力與沖擊力。

  2. 曆史戰役

    • 輝煌時期:1140年南征南宋,鐵浮圖作為先鋒攻至臨安,令宋軍聞風喪膽。
    • 隕落之戰:順昌之戰中,南宋名将劉锜利用火器、地形與天氣破解其攻勢;郾城之戰中嶽雲率軍以鈎鐮槍等戰術破敵,終結其不敗神話。

三、曆史意義

鐵浮圖不僅象征金朝軍事巅峰,也反映古代重騎兵的戰術演變。其覆滅揭示了裝備優勢與戰術創新的博弈,成為宋金戰争史的重要轉折點。

網絡擴展解釋二

鐵浮圖

鐵浮圖(tiě fú tú)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鐵、浮、圖三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鐵:金屬部首,共5畫

浮:水部首,共10畫

圖:田字旁部首,共8畫

來源

《鐵浮圖》一詞來源于古代的傳說故事。據說,鐵浮圖是宇宙圖譜的一部分,用以測量天體位置、推測天象變化等。

繁體

《鐵浮圖》的繁體字為「鉄浮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鐵浮圖」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目前并沒有明确的曆史記錄。

例句

1. 他研究了很多圖書,其中包括《鐵浮圖》一書。

2. 這幅古老的鐵浮圖被認為揭示了古代天象的奧秘。

組詞

鐵浮圖沒有固定的組詞形式,但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例如「制圖」、「圖書」等。

近義詞

鐵浮圖的近義詞包括「地圖」、「星圖」、「圖譜」等。

反義詞

鐵浮圖的反義詞為「紙上談兵」、「空談理論」等,意思是隻停留在紙面而沒有實際行動或應用的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