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除危急。《三國志·吳志·呂蒙傳》:“ 蒙 與君行,解圍釋急,勢亦不久, 蒙 保 公績 能十日守也。”
“釋急”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字義拆分與文獻用例進行解析:
釋急(shì jí):指解除危急。該詞由“釋”與“急”組合而成: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中記載:“蒙與君行,解圍釋急,勢亦不久,蒙保公績能十日守也。” 此處“釋急”即指解除軍事上的危急狀态。
若需進一步了解“釋”或“急”的單獨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三國志》相關注釋。
釋急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急是事情緊急、迫切的意思,釋則是解脫、放松的意思。因此,釋急的意思可以理解為解除緊急或焦急的狀态,使人心情平靜、放松。
釋急的拆分部首是讠和心,讠是表示與講話、言論有關的部首,心則是表示與心理、情感有關的部首。釋急共有11個筆畫。
釋急是由古代漢語中的兩個詞語組合而成的。“釋”指的是解脫、輕松,與佛家經義中的“舍離”有關,“急”則表示事情迫切、急迫。這個詞語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經典《論語·述而》有“釋然諸己,離而不急”之句。
在繁體字中,釋急的寫法為“釋急”。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釋急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其中,“釋”字當時寫作“釋”,而“急”字則是類似于“髙”的字形,上面帶有一個點,表示急迫的狀态。
1. 他正在進行冥想,希望能夠釋急減壓。
2. 她心情煩躁,希望通過運動來釋急。
3. 教練的指導讓他感到釋急,獲得了内心的平靜。
釋放、釋然、釋懷、急需、急迫、急切。
解急、寬急、緩急。
急躁、憂急、束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