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六甲的意思、馬六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六甲的解釋

馬來西亞古城。人口465萬(1982年),華人占75%。曾為王國都城和東南亞國際貿易中心。現為馬來西亞重要海港。輸出以橡膠、椰幹、水産為主。市内有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三保井、三保廟、三保山等古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六甲”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地理名稱(馬來西亞州及首府)

  1. 州級行政區
    馬六甲(Malacca/Melaka)是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位于馬來半島南部,瀕臨馬六甲海峽,面積約1720平方千米,2025年人口約92.22萬。
  2. 首府城市
    馬六甲市是該州首府,曆史上曾是馬六甲王國都城,鄭和下西洋時六次在此停靠。現為重要海港,經濟以橡膠、椰幹、水産品出口為主,市内保留三保井、三保廟等與鄭和相關的古迹。
  3. 人口與文化
    華人占城市總人口的75%(1982年數據),體現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特點。

二、馬六甲海峽

三、其他含義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旅遊或經濟相關内容,可參考權威百科或政府官網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六甲的意思

馬六甲(mǎ liù jiǎ)是一個名詞,指的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城市,也是馬六甲州的首府。位于馬六甲海峽以及馬六甲河南岸,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被譽為馬來西亞的曆史和文化之都。

拆分部首和筆畫

馬六甲的拆分部首是馬(mǎ)和甲(jiǎ)。

馬字作為部首,也可以作為單獨的字使用,它的讀音為mǎ。

甲字的拆分部首是由由(yóu)構成的,并且它也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字使用,讀音為jiǎ。

根據拆分,馬六甲共有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馬來文中的"melaka"轉音而來,最早是由閩南語中的"Ma-lai-a"演變而來,最初是指馬六甲這個城市所在的地方。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逐漸成為整個地區的代名詞。

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華人社區,馬來文的音譯被轉寫成“馬六甲”表示這個城市。

此外,在繁體字中,馬六甲的表達形式是「馬六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古代文獻中出現的馬六甲的寫法是馬結哿。這種寫法也是舊曆史文獻的标準寫法。

例句

1. 我計劃明年去馬六甲旅遊。

2. 馬六甲的曆史十分悠久,吸引了很多遊客。

組詞

1. 馬六甲海峽:指位于馬六甲附近的一條海峽。

2. 馬六甲河:馬六甲市内的一條河流。

近義詞

馬六甲的近義詞可以是馬來西亞的一個城市,或者是馬來西亞的曆史和文化之都。

反義詞

馬六甲的反義詞可以是其他馬來西亞城市,如吉隆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