饬身的意思、饬身的詳細解釋
饬身的解釋
警饬己身,使自己的思想言行謹嚴合禮。 漢 劉向 《說苑·辨物》:“既知天道,行躬以仁義,飭身以禮樂。” 明 李東陽 《拟楊文懿公谥議》:“昔 孔文子 失於飭身而不聞謚懿。” 清 姚鼐 《四川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銘》:“有懿夫人,飭身約己。佐公清節,誼不為侈。”
詞語分解
- 饬的解釋 饬 (飭) ì 整頓,使整齊:整饬紀律。 古同“敕”,告誡,命令。 謹慎:“程元鳳謹饬有餘,而乏風節”。 古同“飾”,巧飾。 筆畫數:; 部首:饣; 筆順編號:
- 身的解釋 身 ē 人、動物的軀體,物體的主要部分:身軀。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樹身。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身世。獻身。 親自,本人:自身。親身。身教。身體力行。 統指人的地位、品德:出身。身分(坣 )。身敗名裂
網絡擴展解釋
“饬身”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ì shēn,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自我約束和修養,使思想、言行符合禮儀規範。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自我警醒與規範
指通過内在的反思與約束,使個人的思想、舉止嚴謹合禮。例如:漢劉向《說苑·辨物》中提到“飭身以禮樂”,強調以禮樂教化修身。
現代釋義中,也延伸為注重儀态修飾,展現莊重得體的形象(如查字典等來源)。
-
文化内涵
該詞融合了儒家“克己複禮”的思想,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個人修養的重視。
二、使用場景
- 古代語境:多用于描述士大夫階層的道德自律,如明代李東陽評價他人時提及“飭身以禮樂”。
- 現代應用:可形容在正式場合注重儀态舉止,如“他在會議上饬身自持,赢得衆人尊重”。
三、文獻例證
- 《說苑·辨物》:“既知天道,行躬以仁義,飭身以禮樂。”
- 宋代徐僑詩句:“靜惟饬身而無愧,動惟利而盡愛”。
- 清代姚鼐墓志銘:“有懿夫人,飭身約己”。
四、總結
“饬身”既包含對内在思想的約束(如言行嚴謹),也涵蓋對外在儀态的修飾。其意義隨時代演變,從古典的道德修身擴展至現代社交禮儀,但核心始終圍繞“自律與合禮”。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饬身》這個詞的意思是“整理、修整身體”。它的拆分部首是“饣”和“身”,其中,“饣”是“食物”的旁字,表示與飲食相關的含義,“身”是指人的身體。《饬身》的書寫筆畫較多,共有18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人把保持身體健康、整理形體視為修身養性的重要一環,并用“饬身”來形容這個修整身體的過程。
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齊身」。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也有類似的字形,比如「齊身」或「齊軀」,都表示相同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饬身》的例句:
1. 堅持運動可以幫助我們饬身。
2. 每天保持正确的姿勢,有助于饬身。
3. 他通過良好的飲食習慣來饬身。
《饬身》的組詞有:饬理、饬形、饬養等。而與《饬身》意思相近的近義詞有:整理身體、調養身體、塑形等。相反的,與《饬身》意思相反的反義詞可以是:懶散、懶惰、不修邊幅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滿足你的要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