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言的意思、碩言的詳細解釋
碩言的解釋
大言,虛誇的話。《詩·小雅·巧言》:“蛇蛇碩言,出自口矣。” 鄭玄 箋:“碩,大也。大言者,言不顧其行,徒從口出,非由心也。”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七缪》:“尤虛之人,碩言瑰姿,内實乖反。”
詞語分解
- 碩的解釋 碩 (碩) ò 〔碩士〕學位名,高于“學士”。 大:碩老。碩材。碩學(博學,亦指博學的人)。碩壯。碩果累累(喻巨大的成績)。碩大無朋(形容無比的大)。 碩 (碩) í 古同“石”,形容堅固。 筆畫
- 言的解釋 言 á 講,說:言說。言喻。言道。言歡。言情。言必有中(恘 )(一說就說到點子上)。 說的話:言論。言辭(亦作“言詞”)。語言。言語。言簡意赅。 漢語的字:五言詩。七言絕句。洋洋萬言。 語助詞,無義:
網絡擴展解釋
“碩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大言或虛誇的話,通常指不切實際、誇大其詞的言論。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碩言”由“碩”(大)和“言”(話語)組成,字面意為“大的言辭”,實際指浮誇、不實的言論。這類話語往往缺乏實際依據,僅停留在口頭表達而非發自内心。
2.古典出處
- 《詩經·小雅·巧言》:“蛇蛇碩言,出自口矣。” 鄭玄注解稱:“碩,大也。大言者,言不顧其行,徒從口出,非由心也。” 這裡強調“碩言”是言行不一的虛誇之辭。
- 三國魏·劉劭《人物志·七缪》:“尤虛之人,碩言瑰姿,内實乖反。” 指出虛僞之人常以華麗的言辭和姿态掩飾内在的背離。
3.用法與引申
- 語言特點:多用于形容言辭浮誇、缺乏實質内容的行為,帶有貶義色彩。
- 現代關聯:在當代語境中,可類比“空話”“大話”等概念,常用于批評不切實際的承諾或宣傳。
4.其他相關
- 姓名學中的含義:部分資料提到“碩言”作為名字時,寓意“通才碩學、嘉言懿行”,但需注意這與原詞義無直接關聯,更多是組合字義的引申。
“碩言”一詞承載了古代對言行不一的批判,現代使用時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貶義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碩言》的意思:
《碩言》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辭章雄偉、文辭卓越的言辭”。這個詞往往用于形容文章或演講的言辭高妙、雄壯、卓越。
拆分部首和筆畫:
《碩言》由兩個部首組成:“石”(石頭)和“言”(言語),共有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碩言》在《說文解字》中沒有收錄,但在古代文獻中常見。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碩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在字形上有所變化,現代《碩言》寫作「碩言」,但在古時候的寫法中有些許差别。
例句:
他的演講以碩言相對,令人歎為觀止。
組詞:
辭章碩言、史言、精彩碩言
近義詞:
雄辭、佳句、巧言、妙辭
反義詞:
蹩腳、拙劣、庸俗、平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