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nd reform] 土地改革的簡稱
見“ 土地改革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土改漢語 快速查詢。
“土改”是“土地改革”的簡稱,指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農民土地所有制的社會變革運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土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實施的重要社會改革,核心内容為将地主階級占有的土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以消除封建剝削制度。這一政策旨在解放農村生産力,推動農業社會化和工農聯盟發展。
土改過程中曾出現左傾錯誤(如過度打擊富農),但整體上實現了土地分配的公平化。這一改革被視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需更全面的曆史背景或政策細節,可參考權威來源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相關文獻。
土改,即土地改革,是指在***************領導下,農村中進行的一系列的土地制度變革和農村社會經濟變革的政策。它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初,旨在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村土地的平均分配。
《土改》這個詞包含兩個部首,分别是“土”和“攵”。其中,“土”作為部首,表示與土地有關;“攵”作為部首,表示與動作或方法有關。根據部首偏旁可以确定漢字的發音和字義。
拆分後的筆畫為5畫,分别為“一丨丨一一”。根據這些筆畫的順序和形狀,可以寫出完整的漢字。
《土改》這個詞來源于中國的農村改革曆史。在漢字的繁體字中,“土改”可以寫作「土革」。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古時候的「土改」可以寫作「圡改」,其中的「圡」表示土地,「改」表示變革。
1. 中國的土改政策在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同時,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2. 土改是中國農村社會經濟變革的重要裡程碑。
1. 土地制度改革
2. 農村改革
3. 土地承包
4. 農民分田到戶
土改的近義詞包括:土地改革、農村改革、土地革命。
土改的反義詞為封建土地所有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