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財虜的意思、守財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財虜的解釋

亦作“ 守財鹵 ”。猶言守財奴。《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我何苦空積攢着,做守財虜,倒與他們受用!”《明史·張璁傳》:“帝欲坐 張延齡 反,族其家。 孚敬 諍曰:‘ 延齡 ,守財虜耳,何能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真生》:“僕所以欲得錢者,原非欲窖藏之也,君尚視我為守財鹵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財虜”是一個漢語成語,指過分吝啬錢財、不願花費的人,與“守財奴”“守錢虜”同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詞由“守”(守護)、“財”(財富)、“虜”(俘虜)三字構成,字面意為“被財富俘虜的人”,引申為對錢財過度執着、吝啬到不願合理使用的人。這類人常因過度節儉而失去生活樂趣。


二、出處與用法

  1. 古籍例證

    • 明代《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八提到:“我何苦空積攢着,做守財虜,倒與他們受用!”
    • 《明史·張璁傳》記載:“延齡,守財虜耳,何能反。”
    •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真生》也使用了“守財鹵”(同義異寫)一詞。
  2. 近義詞與關聯詞
    與“守錢虜”“守財奴”含義相同,均源自對財富的病态占有欲。例如《後漢書》中“守錢虜”一詞,強調“貴其能施赈也,否則守錢虜耳”。


三、文化内涵

該成語反映了傳統文化中對吝啬行為的批判,倡導財富應取之有道、用之有度。過度守財被視為一種“被金錢奴役”的狀态,與儒家“重義輕利”思想相悖。


四、現代應用

如今多用于諷刺過度節儉或貪財之人,例如:“他雖家財萬貫,卻活成守財虜,連基本生活品質都不顧。”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詞典及文學作品的引用,完整出處可參考《初刻拍案驚奇》《明史》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財虜》的意思

《守財虜》是一個成語,意為貪心地守住自己的財物,不肯慷慨分享給别人。這個詞用來形容特别吝啬的人,或是不舍得在他人身上花錢的人。

《守財虜》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守財虜》的部首是宀、貝和虍。宀表示與房屋相關,貝表示與財物相關,虍表示與虎有關。

守的筆畫數目為5畫,財的筆畫數目為9畫,虜的筆畫數目為8畫。

《守財虜》的來源

《守財虜》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呂不韋是一個有名的商人,他非常貪婪和吝啬,以至于被稱為守財虜。

《守財虜》的繁體

《守財虜》的繁體字為「守財虜」。

《守財虜》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守財虜」的寫法有時會有些不同。例如,守可以寫作「守徲」,財可以寫作「財」,虜可以寫作「虜」。

《守財虜》的例句

1. 他非常吝啬,從不肯給予别人幫助,真是個守財虜。

2. 這個人守財虜般地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都藏在家裡,從不肯花在任何享受上。

《守財虜》相關詞語

組詞:守財奴、守財奸、財迷、財官、資財等。

近義詞:吝嗇鬼、鐵公雞、無賴等。

反義詞:慷慨大度、大方、大手大腳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