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第使的意思、第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第使的解釋

但使。 宋 葉適 《<巽岩集>序》:“公( 蘇燾 )終不敢自成書,第使至約出於至詳,至簡成於至繁,以待後人而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第使”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連詞,主要用于文言文語境,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1. 基礎含義
    “第使”表示“但使”,即“隻要”“假使”的意思,常用于引出條件或假設關系。其中,“第”在此作連詞,相當于“但”;“使”表示假設,合起來構成讓步條件。

  2. 語境分析
    根據宋代葉適《<巽岩集>序》中的例句:“公(蘇焘)終不敢自成書,第使至約出于至詳,至簡成于至繁,以待後人而已。”
    這裡的“第使”強調蘇焘通過簡化繁複内容來為後人提供參考,隱含着“隻要做到某種條件,就能達成目的”的語義。


用法特點


擴展參考


引用來源

以上解釋綜合了漢典的權威定義,以及宋代文獻的用例分析。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中的具體例句,可參考相關文言文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第使(dì shǐ)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指來使、使者或代表國家進行外交活動的官員,也可指使團或使館。 拆分部首和筆畫:《第使》由左邊的“⺲”(肉)和右邊的“攵”(丨、又名“撇”)組成,總共包含10個筆畫。 來源:《第使》是一個漢字詞語的組合。《第》字最早是指官職的序號,後來泛指某一事物或出現的順序;《使》字表示派遣使者、使命或使者。 繁體字:《第使》的繁體字寫法為《第使》。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書法中,《第》字如同現在的寫法,而《使》字的上半部分組成“⺈”(立)和下半部分的“一”(丨)。古代寫法中,《第使》的筆畫數目會有所不同。 例句:他是我國駐外最高級别的第使。 組詞:使節、使團、使館、使命、釋使、特使等。 近義詞:使者、使節、代表、外交官等。 反義詞:接使、受使、來使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