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時律的意思、時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時律的解釋

合于節氣的音律。古時設十二管,以察八音之清濁,謂之律呂。認為律呂不正則諸氣不和。《後漢書·明帝紀》:“事畢,升靈臺,望元氣,吹時律,觀物變。” 李賢 注:“時律者,即《月令》‘孟春律中太簇,仲春律中夾鐘’之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時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時律”由“時”和“律”組成:

組合後,核心含義為“符合節氣的音律”,即古代通過音律與節氣對應的系統來觀測自然規律()。


二、詳細解釋

  1. 古代音律體系
    古人設十二律管(六律六呂),通過吹管觀察音律清濁,判斷節氣是否調和。例如:

    • 孟春對應“太簇”律,仲春對應“夾鐘”律()。
    • 若音律與節氣不符,則認為“諸氣不和”,可能引發自然異常()。
  2. 曆史文獻記載
    《後漢書·顯宗孝明帝紀》提到“吹時律,觀物變”,指通過音律觀測節氣變化()。

  3. 延伸意義
    現代語境中,可引申為事物發展的時序性規律,如季節更替、社會變遷的節奏()。


三、使用示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音律與節氣的關系,可參考《月令》等典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時律的意思

《時律》是一個名詞,表示時間的規律或規定。它包含了時間的順序和周期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時律》分為兩個部首,左邊的是“日”字的部首,右邊的是“言”字的部首。它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時律》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可以追溯到《漢書·律曆志》中。這是一本記載漢代律曆制度的文獻,其中提到了時間的規律和律例。

繁體

《時律》的繁體字形為「時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時律》的古代寫法可能包括象形字、篆書或隸書等多種形式。這些寫法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為現代的楷書字形。

例句

1. 我們要遵守社會的時律,不遲到不早退。

2. 人生就像一本沒有暫停鍵的時律之書。

組詞

時刻、時間、時序、時機、時節

近義詞

時間、時序、時程、時光、時間表

反義詞

混亂、脫離、隨意、無序、無時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