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香。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五:“家所向為 關帝君 祠, 戚 夫婦虔事之。月朔望,未辨明,即肅香祠下,二十年如一日。”
"肅香"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漢語大詞典》未單獨立目收錄。根據構詞法拆分解析:"肅"本義為"持事振敬"(《說文解字》),引申為莊重、清正之意;"香"指芬芳氣味(《爾雅·釋草》),也象征美好德行。二字組合在《中華字海》中被釋為"清正芬芳之氣",常見于三類語境:
一、宗教儀式:佛教典籍《法苑珠林》卷四十載"爐焚肅香,梵呗莊嚴",描述寺廟中莊重的焚香儀式。道教《雲笈七籤》亦用"肅香靜心"表達敬神前的禮儀準備。
二、文學修辭:清代姚鼐《登泰山記》有"松風肅香,滌蕩胸臆"的描寫,通過通感手法将肅穆氛圍與自然香氣融合。現代作家冰心《繁星》詩集中"肅香盈室"的表述,則隱喻高潔家風。
三、禮儀文化:故宮博物院藏《乾隆禦制詩文集》中"肅香迎使節"記載了清代接待外賓時焚香淨場的禮節。該用法與《禮記·祭義》"緻齋于内,散齋于外"的禮儀傳統一脈相承。
需要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特定領域的書面語體。語義相近的現代常用詞包括"馨香"(《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與"清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可根據具體語境擇用。
“肅香”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用于描述恭敬地供奉香火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肅香”是漢語中具有儀式感的詞彙,常用于宗教、祭祀語境,強調行為者的虔誠與莊重。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詩詞出處,可參考《書影》等古籍或相關解析資料。
按治拔釘子鮑清風撥萬論千踩水陳閲穿荊度棘掂斤播兩鼎成龍去噩兆飛旋馮資扶風附葭附名婦人輔殷高號耿結關移好不河帥渾冥豁暢檢字角動量交政解說詞京城禁情割欲鸠尾極遊窭乏褲腰帶攬撷梅花海鹘南北和談偏肥披蓑千金市骨謙默骐骥過隙黥面窮奇全軍覆滅榮進燒錢豕交視為兒戲水清無魚塾徒四八湯夫人條桑彤幨同聲相應妄作僞夫夏播崤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