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蔓引株連的意思、蔓引株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蔓引株連的解釋

見“ 蔓引株求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蔓引株連"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màn yǐn zhū lián,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藤蔓的延伸和樹根的連接來比喻一人犯罪而牽連多人,常用于形容因一人之事而波及無辜或相關人員的現象。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解析、典故溯源及現代用法四個角度詳細闡釋:


一、詞典釋義

根據《漢語大詞典》的權威解釋:

蔓引株連指像藤蔓一樣四處延伸攀附,像樹根一樣盤繞牽連。比喻因一人之罪而牽連、株連他人,導緻無辜者受難。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ISBN 978-7-100-08475-5。


二、字源解析

  1. 蔓(màn):

    指藤蔓類植物,具有延伸攀附的特性。《說文解字》釋為“蔓,葛屬”,引申為事物蔓延擴展。

  2. 引(yǐn):

    意為牽引、延伸,如《說文》注“引,開弓也”,後引申為引導、牽連。

  3. 株(zhū):

    本義為樹根,《說文》稱“株,木根也”,後衍生出“株連”一詞,指因根相連而一并受罰。

  4. 連(lián):

    表示連接、關聯,如《玉篇》釋“連,合也”,強調事物間的關聯性。

四字組合後,以藤蔓的蔓延與樹根的盤結為喻,生動刻畫了牽連範圍逐步擴大的過程。


三、典故溯源

此成語的深層文化背景源于中國古代的株連制度(如族誅、連坐)。例如:


四、現代用法

在現代漢語中,該成語多用于兩類語境:

  1. 法律與社會事件:

    描述案件調查中因關聯人員衆多導緻的廣泛牽連(例:“貪污案蔓引株連,波及數十名官員”)。

  2. 文化批評:

    借喻因個别人行為引發群體性後果(例:“網絡謠言蔓引株連,多名博主無辜受責”)。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 《中國古代法制史話》,李貴連,商務印書館,1993年(論及株連制度)。
  4. 《成語源流大詞典》,劉潔修,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網絡擴展解釋

蔓引株連(màn yǐn zhū lián)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搜索結果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指通過順着藤蔓找到根莖,比喻因某件事牽連出其他相關的人或事,最終将問題徹底解決或一網打盡。部分現代解釋也延伸為“連鎖反應”,即一個問題引發其他連帶問題。


2.詳細解析


3.用法與注意


4.例句參考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細節,可查看來源網頁(如、9)。

别人正在浏覽...

賓介避株不熟常均蟾硯除道春職大原電馳迪斯尼樂園東奔西向東家女鬥檢封愕驚枎疏幹擾刮鹻瓜皮搭李皮固塞橫眉怒視紅船厚意滑翔健實交際花節選驚起進轄钜構勞思逸淫壘堆簾幌柳眼慢條厮禮馬褥子馬質美姫孟子墨豬木鴈憑白貧嫠愆乏潛客前年汽機清浄身囚殺肉身上篇上論社鳴失衷闩門閉戶黍米送子觀音踏道填河通信地址斜日希罕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