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信衛星的意思、通信衛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信衛星的解釋

應用衛星的一種。衛星軌道離地很高,天線波束能覆蓋地球廣大面積,且電波傳播不受地形限制,能實行地面遠距離通信。是世界上廣泛應用的現代化通信工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通信衛星是指通過無線電信號實現地球站之間或地球站與航天器之間信息傳輸的人造地球衛星。其核心功能是利用衛星搭載的轉發器和天線設備,接收地面發射的電磁波信號,經放大、變頻後轉發至其他區域,構成覆蓋全球或特定區域的通信網絡。

從技術原理分析,通信衛星通常運行于地球靜止軌道(GEO),軌道高度約35,786公裡,可實現與地面站的持續穩定對接。衛星通信系統由空間段(衛星)、地面段(地球站)和用戶終端組成,采用C頻段(4-8GHz)、Ku頻段(12-18GHz)等不同頻段傳輸語音、數據和視頻信號(中國宇航學會《航天技術概論》,2023年版)。

應用領域涵蓋:

  1. 廣播電視信號傳輸(如衛星電視直播)
  2. 國際長途電話及互聯網數據中繼
  3. 海事、航空移動通信
  4. 應急救災通信保障
  5. 軍事偵察與指揮系統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電規則》,通信衛星需遵守軌道資源分配制度,避免信號幹擾。中國自主研發的東方紅系列通信衛星,如實踐十三號(中星16號)已實現Ka頻段高通量通信,單星容量達20Gbps(國家航天局官網數據)。

該術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定義為"用于通信的人造地球衛星",其英文對應詞"communication satellite"首次出現于1945年英國科學家阿瑟·克拉克提出的地球同步軌道理論。現代通信衛星技術已發展為包含激光通信、量子密鑰分發等前沿科技的綜合性系統工程(《衛星通信系統》,人民郵電出版社,2021)。

網絡擴展解釋

通信衛星是一種用于無線電通信的人造地球衛星,其核心作用是作為中繼站轉發或反射信號,實現地面、海上、空中通信站之間的遠距離通信。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基本原理

通信衛星屬于衛星通信系統的空間部分,通過轉發無線電信號連接不同地球站或航天器。其工作原理類似于“國際信使”,接收地面信號後經放大、頻率轉換再轉發至目标區域,覆蓋範圍可達地球表面的40%(單顆靜止軌道衛星)。

2.分類與軌道類型

3.核心優勢

4.應用領域

5.發展背景

早期依賴長波通信,20世紀中期衛星技術突破後逐漸成為主流,現為全球通信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需更完整的分類或技術參數,可參考搜狗百科等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日撞比雠裁取伧俗參牟子長解塵習次卿誕诳東洋鬼風迸浮厲鬼妻姑老爺荷筩鶴雲猴年馬月喚醒昏媾家祿踐校驕卒畸躬犄角旮旯進長具臣攈載開贊撩舍伶俐乖巧零雨漏風論輯羅裀馬頭調杩子門下督銘注毆擊破酲骞飛鉗盧前三後四寝弭任政三桓善職屍靈首逆四豪雖複遢伎兒镗鑼體循環同歲生哃吓頭巾下串遐方小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