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具臣的意思、具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具臣的解釋

(1).備位充數之臣。《論語·先進》:“今 由 與 求 也,可謂具臣矣。” 朱熹 集注:“具臣,謂備臣數而已。”《漢書·梅福傳》:“故京兆尹 王章 資質忠直,敢面引廷争, 孝元皇帝 擢之,以厲具臣而矯曲朝。” 顔師古 注:“具臣,具位之臣無益者也。”《續資治通鑒·宋真宗景德三年》:“太常丞 任隨 上言曰:‘諫議大夫、司諫、正言雖有數員,但充位屍祿而已。願陛下擇賢士,黜具臣,懸賞罰之文,立勸懲之道。’”

(2).泛稱為人臣者。《南史·蔡廓傳論》:“位在具臣,而情懷 伊 霍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具臣”是古代漢語中的政治術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側重,主要包含以下兩類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備位充數之臣
    指占據職位但缺乏實際作為的臣子,多用于批評官員屍位素餐。

    • 例證:《論語·先進》提到“今由與求也,可謂具臣矣”,朱熹注“具臣謂備臣數而已”。
    • 特點:這類臣子雖能處理具體事務,但缺乏原則性,可能妥協于上級非道義要求(如提到“在具體事務上會違背道義服從長上”)。
  2. 泛稱為人臣者
    廣義上指所有臣子,強調其身份屬性而非能力評價。

    • 例證:《南史·蔡廓傳論》稱“位在具臣,而情懷伊霍”,指雖為普通臣子卻有伊尹、霍光般的抱負。

二、延伸辨析


三、典型用法

文獻出處 語境與評價傾向
《論語·先進》 批評子路、冉求僅能充數
《漢書·梅福傳》 借具臣諷喻朝廷用人不當
宋代李曾伯詩句 自謙稱“忠在朝廷肯具臣”

建議結合具體文本分析其褒貶色彩,需注意該詞在不同曆史時期的語義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具臣》的意思

《具臣》(jù chén)是一個漢字詞彙。其中,“具”是指具備、擁有的意思,“臣”是指臣子、屬下的意思。《具臣》合在一起,表示擁有臣子、屬下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具臣》的拆分部首為“⺉”(辶)和“⺗”(臣),并且總共有12畫。

來源

《具臣》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字的演變。在古代社會,國君或高級官員常常擁有一批臣子作為自己的屬下,幫助處理國家事務。因此,出現了“具臣”這樣的詞彙來表示這種情況。

繁體

《具臣》的繁體字為「具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具臣》來說,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和現在相似,即“具臣”。然而,存在一些細微的差異,如字形的變化和筆畫的書寫方式。具體的細節可能需要參考古代文字研究。

例句

1. 這位國君具臣成群,治理國家十分得力。

2. 擁有一批忠誠的具臣,對于國家的穩定發展至關重要。

組詞

1. 具備:指具有、擁有某種能力或條件。

2. 臣服:指效忠,屈服于上級或強勢的一方。

3. 臣民:指君主統治下的臣屬和普通百姓。

近義詞

附屬、從屬、隨從

反義詞

君主、主宰、掌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