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攈載的意思、攈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攈載的解釋

亦作“攟載”。捆載;裝載。《管子·小匡》:“諸侯之使,垂櫜而入,攟載而歸。” 尹知章 注:“攟,收拾也。”攟,《國語·齊語》作“稛”。 清 招廣濤 《新樂府·鬼子》:“番舶通互市,茶布任攟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攈載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拾取裝載或收集運載,多用于描述對物品的收拾、聚集與運輸過程。以下從字形、字義及典籍用例角度分述:


一、字形與字義解析

  1. “攈”的本義

    “攈”音jùn(《廣韻》居運切),本作“捃”,意為拾取、收集。《說文解字》未直接收錄“攈”,但“捃”字釋為“拾也”。清代段玉裁注:“凡收拾遺散物謂之捃。”

    後引申為搜羅、聚集,如《漢書·刑法志》:“攈摭群言。”顔師古注:“攈,拾也。”

  2. “載”的複合義

    “載”音zài,意為裝載、運載。《說文》:“載,乘也。”段注:“引申為凡載物之稱。”

    與“攈”組合後,構成“收集并運載” 的複合動作,強調從拾取到運輸的完整過程。


二、典籍用例與語境

  1. 《詩經》關聯用法

    雖未直接使用“攈載”,但《詩經·豳風·七月》有“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之句,鄭玄箋:“納,内也,治于場而内之囷倉也。”此處的“納”隱含收聚載藏之意,與“攈載”義近。

  2. 曆史文獻中的實踐

    清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載:“農夫攈載禾稼,輸于官倉。”此處明确指農人收集作物并運載至官府糧倉,體現其實際應用場景。


三、現代辨析與替代詞

現代漢語中,“攈載”已極少使用,多被“收集運輸”“歸攏裝載” 等短語替代。其古義在學術研究中仍具價值,尤其用于分析古代經濟活動中物資的征收與流轉。


參考文獻

  1.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2. 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 中華書局.
  3.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 清刻本.

網絡擴展解釋

“攈載”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釋義

“攈載”意為捆載、裝載,指将物品整理後運輸或攜帶。該詞在不同文獻中常寫作“攟載”或通假為“稛載”。

二、詞源與文獻用例

  1. 《管子·小匡》記載
    “諸侯之使,垂櫜而入,攟載而歸。”
    尹知章注:“攟,收拾也。”。此句描述使者空囊而來,滿載而歸的場景。

  2. 《國語·齊語》異文
    同一典故中,“攟”作“稛”,如“稛載而歸”,韋昭注:“稛,束也”,說明“攟”與“稛”為通假字,均表捆束裝載之意。

  3. 清代文獻中的使用
    清人招廣濤在《新樂府·鬼子》中寫道:“番舶通互市,茶布任攟載”,描述海上貿易中貨物運輸的情景。

三、總結

“攈載”多用于描述古代運輸、貿易場景,強調整理後滿載的動作,其核心語義可通過“捆載”或“滿載”理解。需注意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鼇丘包袱皮兒彪形大漢兵饷補還布治層面長期穿針樓大地測量彫文地鏡釘坐梨鬥樓斷水杜義訛法犯齒楓人腐闆孤雌生殖毀車喙息獲沒繭衣嬌妻跼高天蹐厚地礦油厘事劉寶全亂孽緑萍闾室忙碌糜爛縻系難人驽驘牌長瓶竭罍恥杞國憂天清名柔懦寡斷傷廢社會利益霜劍水泵順勁束手旁觀數巡腆養提貨蛙鳴晚蠶塢壁無量壽消渴逍遙台謝薦席函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