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飛。喻仕進。騫,通“ 鶱 ”。 唐 杜甫 《奉和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太夫人》:“委曲承顔體,騫飛報主身。”
“骞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為qiān fēi,意為騰飛,比喻仕途晉升(即“仕進”)。其中“骞”通“鶱”(xiān),表示高飛、高舉的動作。
二、字義分解
三、出處與用法
該詞可見于唐代杜甫的詩句《奉和陽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鄧國太夫人》:“委曲承顔體,骞飛報主身。” 此處“骞飛”既指個人騰達,也暗含對君主的忠誠與報效。
四、現代延伸
現代語境中,該詞較少使用,但可借喻事業或人生的飛躍式發展,帶有文雅色彩。需注意其古義與通假字用法,避免混淆。
《骞飛》是一個表示高度飛揚或翺翔的成語,意為飛行到極高的地方。形容精神境界高遠或事業有成。
《骞飛》由“骞”和“飛”兩個字組成。
1. “骞”字的部首是馬,有12個筆畫。
2. “飛”字的部首是飛,有9個筆畫。
《骞飛》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書籍《莊子·外物》。繁體字為「騫飛」。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寫《骞飛》的字形如下:
「騫」、「飛」。
1. 他的才華使他骞飛于藝術的最高境界。
2. 隨着公司業績的骞飛,他迅速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1. 骞骞風沙:比喻逃避現實,逃離困厄。
2. 飛黃騰達:形容一夜之間財富增長迅速。
3. 骞人意不同:形容心胸開闊,見解獨到。
1. 騰雲駕霧
2. 高飛遠翔
3. 飛黃騰達
1. 庸庸碌碌
2. 平平淡淡
3. 默默無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