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門下督的意思、門下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門下督的解釋

将帥帳下都督。《三國志·蜀志·馬忠傳》:“ 建興 元年,丞相 亮 開府,以 忠 為門下督。”《晉書·職官志》:“驃騎已下及諸大将軍不開府非持節都督者,品秩第二,其祿與特進同。置長史、司馬各一人,秩千石;主簿,功曹史,門下督……各一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門下督”是漢魏至晉代時期的官職名稱,其含義和職能在不同曆史階段有所演變。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門下督最初指将帥帳下的都督,屬于軍事或行政機構中的屬吏,主要負責兵衛管理、巡察治安等事務。該職位的全稱在漢代為“門下督盜賊”,後逐漸簡化為“門下督”或“督盜”等名稱。


二、曆史演變與職能

  1. 漢代
    作為郡國守相的屬官,門下督的職責包括維護地方治安、巡察盜賊,并承擔護衛、導從等工作。《三國志·蜀志·馬忠傳》記載,諸葛亮開府時任命馬忠為門下督,體現了其軍事輔助職能。

  2. 魏晉時期
    門下督的職能進一步擴展,在骠騎将軍、車騎将軍等高級将領府中設置,品級為第七品,下屬包括錄事、書吏等,形成完整的行政體系。

  3. 南北朝及北齊
    僅北齊清都郡保留此職,其他地區逐漸被其他官職替代。


三、常見誤解辨析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引申為“師父對徒弟的督促”,這屬于詞義泛化或誤用。曆史上“門下督”并無教育相關含義,而是明确的軍事/行政職務。


四、文獻出處

如需更完整的職官體系分析,可參考漢典及《晉書》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門下督》的意思

《門下督》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在門下指導學生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門下督》的部首是“門”字的“戶”旁,共包含6個筆畫。

來源

《門下督》這個詞的來源可能是出自古代中國的教育制度。在古代,官員或學者會接收門徒,進行傳授知識和指導。這些門徒被視為自己的學生和追隨者,也被稱為“門下督”。

繁體

《門下督》的繁體字為「門下督」。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康熙字典》所示,古時候《門下督》的漢字寫法為「門下督」。

例句

1. 他是一位有名的學術導師,是很多學生的門下督。

2. 這位教師飽含激情地指導他的門下督們,使他們不斷進步。

組詞

1. 門徒:指拜師學藝的人。

2. 門人:指受到某位名師教誨的學生。

3. 弟子:指拜師學藝、追隨某位名師的人。

近義詞

1. 導師:指引領、帶領學生或追隨者的人。

2. 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人,包括學校和大學的教職員工。

反義詞

學生:接受教育、指導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