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遐方的意思、遐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遐方的解釋

猶遠方。 漢 揚雄 《長楊賦》:“是以遐方疏俗,殊鄰絶黨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綏,莫不蹻足抗首,請獻厥珍。” 唐 白居易 《題郡中荔枝詩》:“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 清 曹寅 《粵中丞送孔雀》詩:“絶嶠龍閒能緻遠,遐方珍貢自乘時。”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遐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文獻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遐方”指遙遠的地方,常用于描述地理或文化上的遠方區域。例如,漢揚雄《長楊賦》中提到“遐方疏俗”,即指遠方異域的風俗。該詞帶有古典文學色彩,常見于詩詞和古籍中。

二、詞源與用法

  1. 詞義溯源
    從構詞看,“遐”本義為“遠”,“方”指地域,組合後強調空間距離的遙遠。如唐代白居易《題郡中荔枝詩》中“又使阻遐方”,即以荔枝産地之遠暗喻珍貴。
  2. 文學用例
    • 漢代揚雄用“遐方疏俗”形容邊遠地區的獨特習俗。
    • 清代曹寅詩句“遐方珍貢自乘時”,描述遠方貢品的珍貴。
    • 韓愈《與崔群書》以“遐方異味”比喻遠方的獨特事物。

三、相關詞組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遐方”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叙述,口語較少使用。其英語對應詞為“distant places”。

總結

“遐方”是一個帶有古典韻味的詞彙,常用于強調地理或文化上的遙遠性,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含義。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漢典、揚雄賦等古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遐方的意思

遐方(xiá fāng)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遠方、遙遠之地。它形容距離很遠的地方或指遙遠的國家。

拆分部首和筆畫

遐方的偏旁部首是辶,“方”是一個獨體字。整個漢字由11劃組成。

來源與繁體

遐方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詩經·小雅·車轄》一篇中,有“四牡綏翼,遐不留方。”的用法,表達着馬匹很遠遠地拉着車輛,已經飛速遠去了。在古時候,遐方的字形中有一個額外的部首,即辵,代表的是邊走。而在繁體字中,方字的右邊有一個“方”字旁。

古時候漢字寫法

遐方這個成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遐方」,可以看到在“方”字旁邊有一個額外的辵部首。

例句

他乘着熱氣球,一路飛翔,最終到達了遐方的島嶼。

組詞

遐迩、遐思、方寸之間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遠方、遙遠之地

反義詞:近處、附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