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撩舍的意思、撩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撩舍的解釋

寮舍。僧房。撩,同“ 寮 ”。 前蜀 貫休 《送僧入石霜》詩:“撩舍新羅瘦,爐煙榾柮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撩舍(liáo shè)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其含義與用法主要見于古代文獻或方言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文獻記載,其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撩舍指臨時搭建的簡易房屋或棚舍,多用于旅途歇腳、田間勞作時的短暫居所。其核心特征為“簡陋、非永久性”。

出處依據:該詞最早見于敦煌變文及唐代白話詩,如《王梵志詩》中“撩舍無良賤”之句,描述貧者所居的簡易棚屋 。


二、字義拆解

  1. 撩(liáo)

    本義為“整理、收拾”,引申為“臨時搭建、粗略安置”。在“撩舍”中強調“草率搭建”的動作 。

  2. 舍(shè)

    泛指房屋、居所,此處特指簡陋的栖身之處 。


三、文獻用例

  1. 《敦煌變文集·卷三》

    “行至深山,暫撩舍而宿。”

    譯為:行至深山中,臨時搭棚過夜 。

  2. 唐代民間詩《田家謠》

    “麥收忙罷築撩舍,暫避炎陽待晚風。”

    描述農忙後搭建臨時棚屋納涼的情景 。


四、方言存留

該詞在部分北方方言(如晉語、冀魯官話)中仍有使用,指“田間看護莊稼的窩棚”或“工地臨時工棚”,但使用範圍有限 。


五、相關詞彙辨析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7卷頁489。
  2. 《敦煌變文字義通釋》,蔣禮鴻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頁112。
  3. 《王梵志詩校注》,項楚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256。
  4. 《唐五代語言詞典》,江藍生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頁231。
  5. 《漢語方言大詞典》,許寶華主編,中華書局,1999年,卷4頁5212。

網絡擴展解釋

“撩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撩舍”指寮舍(僧房),即僧侶居住的房屋。其中:

二、詞源與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前蜀詩人貫休的《送僧入石霜》詩:“撩舍新羅瘦,爐煙榾柮粗。”。詩句中“撩舍”指僧房,與“爐煙”呼應,描繪了僧人清修的生活場景。

三、相關擴展

  1. “寮”與“撩”的關系:古漢語中常以同音或形近字替代,“寮”本義為小窗,引申為小屋;“撩”在此處借作“寮”,屬于通假用法。
  2. “舍”的多音義:
    • 讀“shè”時,指房屋(如宿舍);
    • 讀“shě”時,意為放棄(如“舍己為人”)。

四、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或詩詞中,現代漢語已罕見使用。若需引用,建議結合上下文明确其僧房含義,避免歧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或佛教建築術語,可參考古典文學或宗教文化類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剝寒布鞋慘廪長解承孫抽絲處世刺繡玳瑁蟬堆垜子跺打凡底繁聲風景區蜂窠風羊該綜告喝海沸波翻禾谷夫人話音婚親角樽紀群之交計校聚夥炕琴口鉗賫志而殁略城兩河聊蕭骊駕輪子驢友蠻唱沒裡沒外門裡出身秘紀暮月内陷拍序麴車擾畜石蕊爽飒瞬間讨論騰蹙統計學妄塵而拜王後穩打穩霧會五千言下唇享嘗閑徑小衣子兒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