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啓的意思、通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啓的解釋

1.通書信。 南朝 陳 徐陵 《與顧記室書》:“久願通啟,披訴聖明,伏見軍戎多務,所以不敢祈冒。” 魯迅 《書信集·緻許壽裳》:“久未通啟,想一切尚佳勝耶?”

2.普遍通知的啟事。 鮑昌 《庚子風雲》第一部第十三章:“油桌面上,鋪着一張通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通啓(tōng qǐ)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古雅的複合詞,現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本義

    指公開陳述或廣泛告知的文書、公告。古代多用于正式場合的文書往來,如官府通告、公開信函等。

    例:「發布通啓以曉谕百姓」

  2. 引申義

    表示公開表達立場、态度或聲明,強調信息的廣泛傳達與公開性。

    例:「聯名通啓,申明學術立場」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現代使用場景

  1. 學術與公文領域

    用于學術團體、機構發布的聯合聲明或公開信(如《學界反對剽竊行為通啓》)。

  2. 文化儀式

    傳統禮儀活動中發布的通告文書(如祭祀、典禮公告)。

  3. 曆史文獻語境

    多見于近代文獻,如民國時期的社團宣言、公告(如《申報》所載各類通啓)。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定義:「公開陳述或告知的文書;亦指公開發表聲明。」

    來源: 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出版,第10卷。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舊時指公開的啟事或通告。」

    來源: 商務印書館,2016年出版。

  3. 《辭源》(修訂本)

    注:「啟,白事也;通啟,謂通達告知之文書。」

    來源: 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


五、注意事項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被「通告」「公開信」「聲明」等替代,但仍保留于特定文化、學術語境中,需依據文體需求謹慎選用。

網絡擴展解釋

“通啓”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ōng qǐ(注音:ㄊㄨㄥ ㄑㄧˇ),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1. 互通書信
    指通過書信進行溝通或表達訴求。例如南朝陳徐陵在《與顧記室書》中提到“久願通啓,披訴聖明”,意為希望通過書信向聖明之人陳述心意。

  2. 普遍通知的啟事
    指公開告知某事的文書,具有廣泛傳達的性質。例如古代官方或民間發布的公告類文本。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哀茕鞴鷹绁犬乘風春誦夏絃催膘大官蔥大弦踧踧都德鵝酒煩濫發歪法魚封夷分族浮船塢根力挂冕旱亢荷扇穢壤會水鑒道極唱踖藉矜貞九孔針絕世佳人羸縢掠陣兩耀廪費臨人龍盤鸾縧邏司驢鞍慮外麪飯赧赧然難說能迩硼磕缾罍之恥乾貨罄困輕煗器行缺事屈腰山竹思帝鄉送亡速賔田井題劒晚春午暑鄉魂小妳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