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挂冕的意思、挂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挂冕的解釋

猶挂冠。 北齊 祖鴻勳 《與楊休之書》:“ 東都 有挂冕之臣,南國見捐情之士。”《春在堂隨筆》卷二引《唐開成五年往生碑》:“ 遺民 挂冕, 康樂 投簪,史氏稱之,其風不泯。”參見“ 挂冠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挂冕”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挂冕”意為“挂冠”,即主動辭去官職,放棄官位。其中:

    • 挂:指懸挂、擱置的動作,引申為放棄或脫離某種狀态。
    • 冕:古代帝王、諸侯的禮帽,象征官職或權力。
  2. 引申意義
    該詞常用于表達對官場的不滿或追求自由隱逸的生活态度,例如官員主動棄官歸隱。


二、出處與用法

  1. 古籍例證

    • 北齊祖鴻勳《與楊休之書》提到“東都有挂冕之臣”,指洛陽有主動辭官的賢士。
    • 宋代胡宿詩句“挂冕高辭九列榮”,描述辭去高位的灑脫。
  2. 文化語境
    古代文人常用此詞表達淡泊名利的情懷,與“投簪”(棄官隱居)等詞并列,體現對官場束縛的掙脫。


三、現代關聯

現代語境中,“挂冕”雖不常用,但在文學或曆史讨論中仍可能出現,需結合上下文理解為“主動離職”或“放棄權位”。

如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原文,中的具體引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挂冕

挂冕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挂上皇冠,指登上帝王寶座或掌握權力。這個詞可以拆分為部首“衣”和“立”,其中,“衣”表示與衣服有關,也可以表示尊貴的衣冠;“立”表示站立。這個詞的筆畫總數為12。

挂冕這個詞源于古代帝王即位時的儀式,即戴上皇冠以示即位。在古代文獻中,挂冕一詞經常被用來描述皇帝的登基儀式或者其他權力的交接。在曆史上,挂冕的儀式往往被視為重要的榮耀和權力象征。

在繁體字中,挂冕的寫法為「掛冕」。這種寫法在繁體字地區如台灣和香港仍然使用。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不同于現代的簡化字。挂冕的古代寫法為「掛冕」或者「掛冠」。這種寫法更加形象地表示了皇冠懸挂在頭頂的樣子。

以下是一些使用挂冕一詞的例句:

  1. 他通過不懈努力終于挂冕為公司的總經理。
  2. 國王在盛大的儀式上挂上了金光閃閃的皇冠。
  3. 挂冕的儀式象征着新一代領導人的登基。

一些相關的詞語包括:

而與挂冕相反的詞語則是下位、禅位、罷位等,它們表示權力被剝奪或者放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