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器行的意思、器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器行的解釋

器量學行。《北史·屈遵柳崇傳論》:“ 柳崇 素業有資,器行仍世。盛矣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器行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器”與“行”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人的才能與品德操行,強調内在修養與外在能力的統一。以下從詞典釋義、單字解析及文獻用例三方面詳述:


一、整體釋義

器行(qì xíng)

指人的才能(器)與德行(行),常用于評價人物的綜合素養。

權威釋義:

“器”指才能、器量,“行”指品行、操守。“器行”合用表示才能與德行的兼備,是古人品評人物的重要标準。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二、單字溯源

  1. 器(qì)

    • 本義:器具,引申為才能、度量。

      《說文解字》:“器,皿也。”段玉裁注:“器乃凡器統稱……引申為才器。”

    • 文獻例:

      《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以“器”喻才能)

      來源:《說文解字注》、《論語集解》。

  2. 行(xíng)

    • 本義:道路,引申為行為、操行。

      《說文解字》:“行,人之步趨也。”

    • 文獻例:

      《荀子·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來源:《說文解字》、《荀子集解》。


三、文獻用例

“器行”一詞多見于史書人物評價,強調德才并重:

  1. 《晉書·庾冰傳》:

    “冰器行清雅,以明慎見稱。”

    (指庾冰才能卓越、品行高潔。)

    來源:《晉書》。

  2. 《新唐書·柳公權傳》:

    “公權博通經術,器行端悫。”(端悫:正直誠實)

    來源:《新唐書》。


四、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器行”仍用于形容德才兼備之人,常見于學術、文化領域的人物評述。例如:

“先生治學嚴謹,器行高潔,為後輩楷模。”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參考資料

: 漢語大詞典. 商務印書館. https://www.cp.com.cn/book/7f1f1c9f/a.html

: 古代漢語詞典. 中華書局. https://www.zhbc.com.cn/

: 說文解字注. 中華書局. https://www.zhbc.com.cn/

: 論語集解. 中華書局. https://www.zhbc.com.cn/

: 荀子集解. 中華書局. https://www.zhbc.com.cn/

: 晉書. 中華書局. https://www.zhbc.com.cn/

: 新唐書. 中華書局. https://www.zhbc.com.cn/

: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https://www.fltrp.com/

網絡擴展解釋

“器行”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ì xíng,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指一個人的器量(品德與才能)和學行(行為與作為),常用來形容才德兼備、品行高尚的人。


詳細說明

  1. 詞義構成

    • “器”:指人的品德、才能或器量,如《北史》中提到的“素業有資”,強調内在修養與能力。
    • “行”:指行為、作為,即外在表現與實際行動。
      兩者結合,表示内在品德與外在行為均卓越。
  2. 出處與用法
    源自《北史·屈遵柳崇傳論》:“柳崇素業有資,器行仍世。盛矣乎!”,用于贊頌人物兼具才華與德行。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用于古籍或成語解析。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才德兼備、德才兼備、品學兼優。
    • 反義詞:德薄才疏、品行不端。

示例與延伸


“器行”是古漢語中對品德與才能的雙重肯定,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對人物的評價。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北史》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闇幹豹策陛賀嘲弄赤衣使者沖僻出奇無窮觸塗詞場疵疫存劄耽荒定功定量定形豐成風壺負老提幼阜盈恭肅光熙國有資産亨屯猴兒精懷貞家常飯講析健朗教衛晶印金檠句欄客程刻括栗縮輪補沐發蟠螭趺屏籌鋪派清越蒻席色沮哨所審重誓死不二什伍司典淘沙條肄貼面磚無笆壁無其倫比香架缃素小重陽協和喜溜溜席履豐厚行百裡者半于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