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器行的意思、器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器行的解釋

器量學行。《北史·屈遵柳崇傳論》:“ 柳崇 素業有資,器行仍世。盛矣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器行”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ì xíng,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指一個人的器量(品德與才能)和學行(行為與作為),常用來形容才德兼備、品行高尚的人。


詳細說明

  1. 詞義構成

    • “器”:指人的品德、才能或器量,如《北史》中提到的“素業有資”,強調内在修養與能力。
    • “行”:指行為、作為,即外在表現與實際行動。
      兩者結合,表示内在品德與外在行為均卓越。
  2. 出處與用法
    源自《北史·屈遵柳崇傳論》:“柳崇素業有資,器行仍世。盛矣乎!”,用于贊頌人物兼具才華與德行。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用于古籍或成語解析。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才德兼備、德才兼備、品學兼優。
    • 反義詞:德薄才疏、品行不端。

示例與延伸


“器行”是古漢語中對品德與才能的雙重肯定,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對人物的評價。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北史》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器行》這個詞的意思

《器行》這個詞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論語·公冶長篇》,它是一個成語,意為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符合高尚标準。

拆分部首和筆畫

《器行》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行”,其中,“口”是部首,表示與嘴有關的字;“行”是漢字中的一個部首,表示走路或行為。它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

《器行》一詞來源于《論語·公冶長篇》,其中孔子說:“君子不器。《論語》文字中的“器”字,古意為才器、才華,後演變為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

繁體

《器行》的繁體字為「器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器行》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的古字形為「」,左邊是一個與“豆”字相似的部首,右邊是較短的一筆,表示一個人的品性和行為。

例句

他一直以來都表現出高尚的品德,被大家稱為一個具有《器行》的人。

組詞

品行、儀行、行止、行迹

近義詞

品質、德行、風度、規行、作風

反義詞

惡行、惡德、下行、下賤、不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