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誦夏絃的意思、春誦夏絃的詳細解釋
春誦夏絃的解釋
見“ 春誦夏弦 ”。
詞語分解
- 春的解釋 春 ū 一年的第一季:春季(農曆正月至三月)。春節。春色。春晖(春天的陽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婦女的眉毛)。春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歲,如“春春正富”;
- 絃的解釋 絃 á 同“弦”①②⑥。 筆畫數:; 部首: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春誦夏弦”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hūn sòng xià xián,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出處與基本解釋
-
原始出處
源自《禮記·文王世子》:“春誦夏弦,大師诏之。”鄭玄注:“誦,謂歌樂也;弦,謂以絲播詩。”
這裡的“誦”指口頭吟誦詩歌,“弦”指用絲弦樂器為詩歌伴奏,最初描述古人根據季節調整學習方式:春季誦讀,夏季配樂吟唱。
-
演變含義
後引申為泛指讀書學習,強調通過不同方式研習學業,如《北齊書·幼主紀》中“養德所履,異乎春誦夏弦”即用此意。
用法與示例
- 成語結構:聯合式,常作謂語,如唐代劉禹錫《許州文宣王新廟碑》:“春誦夏弦,載颺淑聲。”
- 近義詞:讀書研習、勤學不辍。
- 現代意義:多用于形容系統化學習或學術鑽研,如“學子們春誦夏弦,終有所成”。
權威補充
漢典等工具書進一步解釋:“誦”與“弦”分别代表口誦和樂奏,合指全面學習的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春誦夏絃》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春天吟誦,夏天彈奏古琴。
這個詞可以拆分成部首和筆畫來進行分析。部首是“彳”和“糸”。部首“彳”表示行走,而部首“糸”表示絲綢。它的筆畫數為16畫。
《春誦夏絃》來源于古籍《詩經》中的《周南》篇,其中有一首叫做《凡先生之石》的詩,詩中有一句“春誦其謠,夏築其央”。後來,人們逐漸引申出“春誦夏絃”這個詞來形容春季吟誦,夏季彈奏古琴的景象。
《春誦夏絃》的繁體字為「春誦夏絃」。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但是《春誦夏絃》這個詞的寫法一直保持比較穩定。古人的寫法基本和現代一樣,沒有太大的變化。
以下是一個使用《春誦夏絃》的例句:在春天的黃昏,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花園裡春誦夏絃,這是一幅美麗的景象。
關于《春誦夏絃》的組詞,可以有春天、夏季、吟誦、彈奏等。
它的近義詞包括春頌夏弦、春吟夏琴等。
然而,并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春誦夏絃》對立。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