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體元居正的意思、體元居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體元居正的解釋

謂人君以天地之元氣為本,常居正道以施政教。多指帝王即位。語出《春秋·隱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 晉 杜預 注:“ 隱公 之始年, 周王 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 孔穎達 疏:“元正實是始長之義,但因名以廣之。元者,氣之本也,善之長也。人君執大本,長庶物,欲其與元同體,故稱元年。正者,直方之間語也。直其行,方其義,人君當執直心,杖大義,欲其常居正道,故月稱正也。”《新唐書·劉蕡傳》:“人君之道,在體元以居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體元居正”是由“體元”與“居正”兩個文言詞組構成的複合概念,多用于古代典籍與政治哲學語境。從漢語詞典角度分析,其核心含義可拆解如下:

  1. 體元

    “體”取“本體、根本”之意,《說文解字》釋為“總十二屬也”,即統攝根本;“元”在《爾雅》中訓為“始也”,《易經》則稱“元者,善之長也”,引申為天地萬物的本原與至善準則。二者結合,指以根本的“元”為體,強調遵循天道或道德本原。

  2. 居正

    “居”含“處、守”之義,《玉篇》注為“處也”;“正”在《廣韻》中釋為“正當、不偏斜”,《論語·顔淵》有“政者,正也”之論。合指恪守正道,秉持中正無偏的立場。

  3. 整體内涵

    《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注疏雲“王者受命,體元居正”,意指君主即位需以“元”為治國根基,以“正”為施政準則。該詞後被泛化為一種道德與政治哲學觀,強調個人或政權應立足于根本大道,持守公正原則,如《宋史·禮志》載“體元居正,允協天人”。

此詞現多用于文史研究領域,常見于對古代禮制、帝王即位儀典的诠釋,現代漢語中已鮮少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

“體元居正”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主要用于描述帝王即位或治國理念,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君主以天地元氣為根本,遵循正道治理國家,強調帝王即位時應秉持天地法則,施行政教以維護正統。


詳細解釋

  1. 詞源與核心含義

    • 出自《春秋·隱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晉代杜預注:“凡人君即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意為君主需以元氣為本(“體元”),堅守正道(“居正”)施政。
    • “元”象征萬物本源與善的起始,“正”指正直、合乎道義的行為準則。君主需與“元”同體,執掌大義,方能穩固統治。
  2. 曆史應用

    • 唐代《新唐書·劉蕡傳》提到:“人君之道,在體元以居正”,強調帝王治國需遵循這一原則。
    • 孔穎達在《春秋》疏文中進一步闡釋,“體元”是君主執掌根本,“居正”則是言行正直、常守正道。

使用場景


例句參考


注意

部分現代解釋将“體元居正”引申為個人健康與品德(如),但根據權威典籍,其核心仍指向帝王治國。使用時應結合具體語境,避免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白徒百葉擺制北溟辰居純絜辭拒當啷啷彫胡頓開茅塞恩幸餓鄉犯觸翻箱倒箧發鮮蜂遊蝶舞奉召憤邑芙蓉帳幹竭狗屁不通官封廣嗣規規邯鄲虱杭颍黃桷樹回黃轉綠昏難火官幾多炕席科禁口是心苗捆綁每飯不忘媒援民道難行内縴旁推盤羞蓬頭赤腳剖面圖暴浣千層底商籍嘇可可扇耀生本署議陶頓天論土坯唯美主義危嶪五陵氣俠毂鹹解限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