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蹄石的意思、蹄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蹄石的解釋

相傳 秦始皇 東巡到 諸暨 ,馬蹄踐踏此石,故名。 宋 王十朋 《會稽風俗賦》:“胎草蹄石,黃竹神木。”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蹄石”的詞義解釋,綜合不同語境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成語含義(核心釋義)

指古代道路上用于防滑的石頭,後引申為起保護或穩定作用的人或事物。例如:“他是團隊的蹄石,總能在危機中穩住局面。”


二、曆史典故

源自秦始皇東巡傳說:相傳秦始皇到浙江諸暨時,馬蹄曾踐踏過一塊石頭,因此得名。宋代王十朋在《會稽風俗賦》中提及“胎草蹄石,黃竹神木”,即與此相關。


三、現代實際應用

  1. 鋪路石材
    指自然面加工的花崗岩,因塊頭較小、方正,又稱“彈石”或“小塊石”。廣泛用于廣場、公園小路等場所,兼具美觀與耐用性。
  2. 保健功能
    鋪設後可通過腳底按摩促進血液循環,被認為有健身效果。

注意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蹄石》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蹄石》指的是馬匹行走時所踩到的石頭。它是由漢字組成的成語,描述了馬匹奔馳時蹄下的石頭飛濺,形象地描繪了速度快、勢不可擋的場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蹄石》中的“蹄”字,它的部首是“⺝”(疒),它的筆畫數是十一畫。而“石”字的部首是“⺧”(石),它的筆畫數是五畫。

來源

《蹄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人的作品,特别是一些描述馬匹奔馳的詩歌和文章中。這個詞通過形象的描述展現了馬匹的疾馳和力量,使得作品更具生動感和震撼力。

繁體

《蹄石》在繁體中的寫法為「蹏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對《蹄石》這個詞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在《莊子·天下篇》中,寫作「蹄」和「石」,隻是畫法略有不同。在《莊子·齊物論》中,也可以看到把「蹄石」寫作「蹏石」的用法。

例句

他騎着馬一路疾馳,蹄石濺起的塵土迅速消散在風中。

組詞

1. 蹄鐵:指用來保護馬蹄的鐵制工具,以增加馬匹在跑動時對地面的摩擦力。

2. 石蹄:指馬匹奔跑時所踏的石頭,也可以用來形容馬匹行走時蹄下濺起的塵土。

近義詞

1. 蹄聲:指馬匹行走時蹄部所發出的聲音。

2. 蹄爪:指馬和其他有蹄類動物的蹄部,用于奔跑和行走。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