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流夷的意思、流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流夷的解釋

香草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掩以緑蕙,被以江離,糅以蘪蕪,雜以流夷。”《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作“留夷”, 郭璞 注:“ 張揖 曰:留夷,新夷也。” 李善 注:“ 王逸 《楚辭注》曰:留夷,香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流夷”在現代漢語中屬于較為生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古代用法相關,主要見于特定文獻。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記載,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本義:香草名 “流夷”在古代指一種香草,即“芍藥”。此釋義源自《楚辭》等先秦文獻:

《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遺兮下女。” 東漢王逸注:“杜若,香草也。……或曰:流夷,杜若也。”(《楚辭補注》,中華書局版本) 清代學者王念孫在《廣雅疏證·釋草》中進一步考證:“流夷,芍藥也……古者芍藥為香草,男女贈之以結恩。”(《廣雅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

二、引申義:隨風飄蕩的草木 由香草的本義引申,“流夷”可泛指隨風飄動、姿态輕盈的草木:

漢代《說文解字》段玉裁注:“凡草之柔者曰荑……流夷,蓋謂其枝葉隨風披拂之狀。”(《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古文獻中的特殊用例 在部分典籍中,“流夷”亦作“留夷”,為芍藥的異名:

《山海經·中山經》:“(洞庭之山)其草多葌、蘪蕪、芍藥、芎藭。” 晉代郭璞注:“芍藥,一名辛夷,亦曰留夷。”(《山海經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現代使用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特定方言。其含義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日常交流中常被“芍藥”“香草”等替代詞取代。


參考資料依據:

  1. 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王念孫《廣雅疏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3.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4. 袁珂《山海經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流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出處如下:

詞義解釋

流夷指香草名,常見于古代文獻描述植物或自然景物的語境中。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該詞被用于描繪植被繁茂的景象:“掩以緑蕙,被以江離,糅以蘪蕪,雜以流夷”。後世注家如張揖、郭璞等認為,“流夷”即“留夷”,是“新夷”的别稱,可能指芍藥或某種芳香草本植物。

文獻出處與異寫

  1. 《史記》與《文選》的差異
    《史記》原文用“流夷”,而《文選·上林賦》中則寫作“留夷”,兩者為同詞異寫。李善在《文選注》中引王逸《楚辭注》稱“留夷”為香草。

  2. 注家解釋

    • 張揖(漢代學者)認為“留夷”即“新夷”(一說為辛夷,即玉蘭)。
    • 郭璞(晉代學者)進一步指出其與芍藥的關聯。

植物考據

從文獻推測,“流夷/留夷”可能為以下兩種植物:

“流夷”是古代文學中對香草的泛稱,具體所指因文獻版本和注家觀點存在差異,但多與芍藥、辛夷等植物相關。該詞主要用于辭賦中營造自然意象,現代已不常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文選》及相關古注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抱火卧薪胞子吧台鞭麟笞鳳弊欺禅要出奴入主叢葆玳梁呆窒刀葉刀杖鵝兒腸發祿房友服疇矸子咯嗒構詞法寡雙蠱尾何苦嘩喇喇歡說金鸾急如風火計算中心酒遊花刻畫濫行連捷零煙燐爛廬園旅程木牛流馬牌寳披毛前軓晴雨表親臨其境權謀遶身溽暑傷春山丘審辦瘮疴深惡痛絕霜栗順教隨邪投鞭斷流投鼠忌器外役瓦垅挽負武皇仙娥妝小姑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