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故态的意思、故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故态的解釋

(1).老脾氣;舊日或平素的舉止神态。《後漢書·逸民傳·嚴光》:“ 光 不答,乃投劄與之,口授曰:‘ 君房 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絶。’ 霸 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宋 葉適 《故大宗丞高公墓志銘》:“公由此坐廢,即復具野航,出沒圩圲如其故态,不少介吝。”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門閥觀念》:“ 高宗 李治 都屢次地告戒他,但不改故态。”

(2).泛指從前的狀況。 宋 陸遊 《跋<花間集>之二》:“會有倚聲作詞者,本欲酒間易曉,頗擺落故态,適與六朝跌宕意氣差近,此集所載是也。”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四五:“這段故事的時期,大概在 ************ 八6*6*年到十一二年之間,到現在我寫這個故事,一切局面已經不是前幾年的故态。”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故态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故态”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舊日的舉止态度
    指一個人過去或平素表現出的脾氣、神态或行為方式。例如《後漢書·逸民傳·嚴光》中記載,漢光武帝劉秀稱嚴光為“狂奴故态”,形容他放蕩不羁的舊日性情。

  2. 泛指過去的狀況
    也可用于描述事物從前的狀态或情形,如宋代陸遊在《跋<花間集>》中提到的“擺落故态”。


二、典故與用法


三、例句參考

  1. 郭沫若在分析杜甫時提到:“高宗屢次告誡他,但不改故态。”
  2. 老舍在小說中寫道:“一切局面已非前幾年的故态。”

總結來看,“故态”既可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質,也可指代事物曆史狀态,常見于文學和曆史文獻中。若需更多用例,可參考《後漢書》或相關成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故态的意思

故态(gù tài)是一個詞語,指的是舊時的形狀、樣子或狀态。它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行為或物品的外觀、特征等方面。故态一詞通常表示過去的東西或狀态,常用于描述陳舊、過時、複古等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故态的部首拆分為“攵”和“夂”,其中“攵”是左邊的部首,表示撇捺形的動作;“夂”是右邊的部首,表示向後走的動作。

故态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與繁體

故态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形态和發展。最早的故态字形是“故態”,其中的“態”表示态度、樣子,而“故”則是舊時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故态的拼寫為「故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故态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時的故态字形為「故態」,其中的「態」右側有一個上加下的“⼥”部分,表示态度、樣子。

例句

以下是幾個使用故态的例句:

1. 他身上的服飾與現代時尚有些故态,看起來有點過時。

2. 這幅畫采用了故态的繪畫風格,讓人聯想到古代的文藝複興。

3. 那個老建築保持着故态的外觀,仿佛帶着時光的記憶。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故态複萌、故态可鑒

近義詞:舊貌、古風、複古、陳舊

反義詞:新潮、現代、時髦、新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