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對詩的品評。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序》:“近 彭城 劉士章 ,俊賞之士,疾其淆亂,欲為當世詩品,口陳标榜。其文未遂,感而作焉。”
(2).詩的品級格調。 金 元好問 《自題<中州集>後·錦袍》詩:“若從華實評詩品,未便 吳 儂得錦袍。”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八:“ 商寶意 先生雲:‘詩品官階兩不高。’前輩之虛心如此。”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隨園續詩品》:“不知 表聖 不落言詮,獨取景象,以示詩中有如是種種品格,此其所以名詩品也。”
“詩品”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主要含義,綜合相關文獻可總結如下:
指詩歌的品質與格調,即從藝術性、思想性等維度對詩歌進行評價的标準。例如:
特指兩部中國古代重要詩歌理論典籍:
鐘嵘《詩品》(南朝梁)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唐代)
“詩品”一詞在當代也用于人名(如),但此用法與文學概念無關。如需深入研究兩部經典著作,建議參考《詩品注》(鐘嵘)和《二十四詩品導讀》(司空圖)等權威注本。
《詩品》是一個詞語,指的是對詩歌的品評、品評詩歌的準則、标準等。這個詞語通常用于文學和藝術領域,用來評價和分析詩歌的質量、風格和藝術價值。
《詩品》這個詞語的拆分部首是“讠”和“品”,部首“讠”表示與言語、文學等相關,部首“品”表示品質、鑒别。這個詞語一共有10個筆畫。
《詩品》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明确,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和藝術評論的文獻中,在古代的書籍和文章中被廣泛使用。
《詩品》這個詞語的繁體字為「詩品」。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詩品」可能會有些變化。不同朝代和不同書法家的書寫風格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整體上來說,「詩品」的基本結構和意義沒有太大變化。
1. 這篇《詩品》對于現代詩歌創作有很大啟發。
2. 他是一位善于品評《詩品》的學者。
1. 詩歌
2. 品評
3. 文學
4. 藝術
5. 風格
6. 藝術價值
1. 詩評
2. 詩鑒
3. 詩批
1. 詩廢
2. 詩惡
3. 詩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