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ail;armour]∶古代用鐵片連綴而成的戰衣;鐵制的铠甲
(2) [美armored;英armoured]∶裝甲的
鐵甲車
(1).古代用鐵片連綴成的戰衣。 唐 高適 《睢陽酬别暢大判官》詩:“兜鍪衝矢石,鐵甲生風飈。” 明 宋濂 《元故奉訓大夫楊君墓志銘》:“鐵甲琱戈,百萬宵征些。” 冰心 《往事二》三:“今夜的林中,決不宜于将軍夜獵……朵朵的火燎,和生寒的鐵甲,會缭亂了靜冷的月光。”
(2).用鋼闆制成的車船的外殼。如鐵甲車、鐵甲船。亦用指鐵甲車、鐵甲船。 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一鐵甲之費,可以支學堂十餘年;一快船之費,可以譯西書百餘卷。”
“鐵甲”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定義 指古代用鐵片連綴而成的戰衣,屬于金屬铠甲的一種,主要用于士兵防護。現代引申為用鋼闆制成的裝甲設備外殼,如鐵甲車、鐵甲船。
曆史與功能
象征意義 比喻堅不可摧的防禦力量,如冰心在《往事二》中以“生寒的鐵甲”暗喻冷峻的武裝力量。
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引用或軍事演變細節,可查閱、5、7的原始内容。
《鐵甲》是一個指代裝備或衣物的詞彙,通常指戰争中士兵所穿的由鐵制成的盔甲。
《鐵甲》由兩個部首組成。其中,“钅”是金屬部首,表示與金屬有關;“甲”是甲骨文部首,表示與裝備或甲殼有關。
《鐵甲》共有13個筆畫。
《鐵甲》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戰争時期,當時戰士們常常穿戴鐵質盔甲作為保護。由于鐵甲的堅固性能,成為戰争中重要的防護裝備。
《鐵甲》的繁體字為「鉄甲」。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鐵甲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常見的寫法包括「鐵甲」、「鐵鎧」。
1. 他穿上鐵甲,英勇地投身戰鬥。
2. 鐵甲的閃光在陽光下閃耀。
1. 鐵匠:制造或修理鐵制品的工匠。
2. 鐵錘:用于敲打鐵器的工具,頭部為鐵質。
鐵甲的近義詞包括:铠甲、鐵铠、戰甲。
鐵甲的反義詞是:布甲、皮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