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空明澄碧。 南朝 梁武帝 《西洲曲》:“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緑。”
(2).指碧天。 唐 李賀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五月》:“回雪舞涼殿,甘露洗空緑。” 葉蔥奇 注:“空緑,猶青空,指天空。”
“空綠”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以下是其詳細分析:
自然景象描述
指“空明澄碧”的景象,常用于形容天空或水面的清澈碧綠。例如南朝梁武帝《西洲曲》中的“海水搖空緑”,描繪水天相接的澄澈感。
代指碧天
唐代李賀在《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五月》中寫道“甘露洗空緑”,此處“空綠”借指天空,強調其通透的青色。
部分詞典(如查字典)提到“空綠”作為成語時,被解釋為“事物空虛無實,缺乏實質内容”。但這一用法在古籍和文學作品中較少直接體現,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讀。
建議優先采用“空明澄碧”或“碧天”的古典釋義,引用時需标注具體出處。若需使用引申義,需結合上下文明确語義,避免歧義。
《空綠》是指一種清新的綠色,似乎帶有透明的感覺。這個詞可以用來形容大自然中的清晨、草原、湖泊等美景。
《空綠》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部首:穴、⾎
筆畫:7畫
《空綠》這個詞的來源很難考證,可能是古代文人雅好自創的詞彙。這個詞的取名獨特,充滿了詩意和意境。
《空綠》的繁體字為「空綠」。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空綠」也有其特定的寫法,如:空爿、空濑。
以下是關于《空綠》的兩個例句:
1. 那片空綠的草原上,白雲飄渺,仿佛進入了仙境。
2. 清晨的湖面上,映照着空綠的山巒,讓人心曠神怡。
《空綠》可以與其它詞語組合成新詞,如:
1. 空綠世界
2. 空綠心情
3. 空綠風景
與《空綠》意思類似的近義詞有:
1. 清新綠
2. 透明綠
3. 幽靜綠
與《空綠》意思相反的反義詞有:
1. 混濁綠
2. 暗沉綠
3. 灰蒙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