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麝的别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二·麝》:“射父,香獐。麝之香遠射,故謂之麝。或雲麝父之香來射,故名。”
“射父”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來源可綜合多個文獻解釋如下:
射父(拼音:shè fù)指麝的别名,即對“香獐”的别稱。這一名稱來源于麝的生理特性:雄性麝的腺體能分泌麝香,香氣遠播,因此得名。
“射父”是古代對麝(香獐)的别稱,源于其香氣遠播的特性,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專有名詞,與現代漢語中的“父”無直接關聯。
"射父"這個詞是古代漢字的一個篇。它由"射"和"父"兩個字組成。
"射"字的部首是"冖",它的左右構成了兩個"目"字,表示射擊目标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是10畫。
"父"字的部首是"父",表示父親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是4畫。
"射父"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一個傳說。傳說中有一個叫射父之人,他是一個出色的弓箭手,擅長射擊。因此,人們将他的名字作為一個詞語來表示射擊的意思。
"射父"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射父"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區,人們可能會使用不同的字形和書寫方式來表達這個詞。
1. 他很擅長射父,每次都能命中目标。
2. 這位射父之人參加了比賽,獲得了冠軍。
1. 射擊
2. 射箭
3. 射中
4. 父親
5. 父母
1. 射擊
2. 射中
3. 射箭
4. 射擊
1. 避開
2. 躲避
3. 錯過
4. 逃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