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靺鞨 ”。
“靺羯芽”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基本含義
指事物剛顯露初步迹象,尚未完全發展。常用于描述計劃、項目或個人潛力處于萌芽階段的狀态。
詞源解析
民族指代
“靺羯芽”是“靺鞨”的異寫,指中國古代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其族群在曆史上曾被稱為肅慎、挹婁、勿吉等,五代後演變為女真。
寶石别稱
因靺鞨地區盛産紅瑪瑙,故“靺羯芽”也指代紅瑪瑙(又稱“靺羯芽寶石”)。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及曆史文獻釋義。
靺羯芽(wò jié yá)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常用于描述一種植物。下面将就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說明。
靺(部首:革,五筆:音1412)
羯(部首:羊,五筆:音122415112)
芽(部首:艹,五筆:音12212512)
靺羯芽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一書中,作為植物的名稱。然而,具體哪種植物指代的卻有學術争議。
靺羯芽的繁體寫法為「靺羯芽」,即與簡體相同。
在古代寫法中,靺的寫法為「犬革凵」,羯的寫法為「⺶羊」,芽的寫法為「艹丂廠」。
他把小樹苗上的靺羯芽仔細地剪掉。
靺羯芽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如靺羯、靺羯族等。
靺羯芽的近義詞可能包括其他植物的名稱,比如樹芽、枝芽等。
靺羯芽的反義詞可以是沒有芽的植物部分,例如葉子、樹幹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