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章閣的意思、天章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章閣的解釋

宋 宮中藏書閣名。始建于 宋真宗 天禧 四年,翌年成。座落 會慶殿 西, 龍圖閣 北。 仁宗 即位,專用以藏 真宗 禦制文集、禦書。置天章閣學士、直學士、待制等官。南渡後,又于 臨安 大内後 萬松嶺 建 天章閣 。參見 宋 嶽珂 《愧郯錄》卷十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天章閣”是宋代重要的皇家藏書與政治機構,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與曆史沿革

天章閣始建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次年落成,位于北宋都城開封的會慶殿西側、龍圖閣北側。最初用于收藏宋真宗的禦制文集、禦書及重要文獻,後逐漸成為供奉曆代帝王畫像、遺物和旌節憑信的場所。南宋遷都臨安後,在萬松嶺重建天章閣,延續其職能。

二、職能演變

  1. 北宋時期

    • 政治象征:仁宗時期,天章閣成為皇帝召見重臣、議政的重要場所。例如慶曆三年(1043年),仁宗在此召見範仲淹、富弼等推行新政,并賜座賜筆劄。
    • 文獻保存:存放前朝禦筆、瑞物及皇室檔案,如宋神宗曾诏令将英宗藩邸文字、延安郡王憑信等存入閣中。
  2. 南宋時期
    職能轉向以文獻保管和祭祀為主,成為“文獻寶庫”,存放祖宗之法書籍、帝王畫像及符瑞寶玩,并承擔對先帝禦容的朝奉儀式。

三、官職設置

天章閣設有學士、直學士、待制、侍講等官職,其中學士地位僅次于龍圖閣學士,主要用于加封文學之士以示尊寵。這些官職兼具顧問職能,參與國事讨論。

四、文化意義

  1. 成語象征
    後世借用“天章閣”形容功績卓著、聲望顯赫的人物或機構。
  2. 建築遺存
    江西吉安現存一座明代天章閣,為紀念範仲淹(曾任天章閣侍制)而建,現為文物保護單位。

注:若需了解更詳細的曆史事件或職能案例,可參考《愧郯錄》等宋代文獻(來源:、7、9)。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天章閣

天章閣是一個成語,意為受到天神賜予的明亮光榮的殿堂或建築物。它可以用來形容成就卓越、功績顯赫的人或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天章閣由“天”、“章”和“閣”三個字組成。它們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天(一、一):拆分部首“大”,總筆畫數2

章(134、7):拆分部首“立”,總筆畫數10

閣(丙、169):拆分部首“阝”,總筆畫數10

來源與繁體

《天章閣》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形容受到天賜光榮的建築物。後來逐漸被用來形容成就顯著的人或事物。

在繁體字中,天章閣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天章閣的部分字可能存在一些變化。例如,天字的“一”可能會寫成“〡”,章字的“立”可能會寫成“⺈”,閣字的“阝”可能會寫成“⻖”。

例句

他的成就在這個行業中猶如天章閣般璀璨奪目。

組詞

天工、章程、閣樓

近義詞

驕人、出色、傑出

反義詞

平庸、普通、無足輕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