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節鈔的意思、節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節鈔的解釋

指帝王在節日賞賜的錢鈔。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禨祥·元旦日食免賀》:“﹝ 永樂 十二年甲午正月初一日﹞ 太宗皇帝 允之,但賜百官節鈔而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節鈔”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帝王在節日期間賞賜給官員的錢鈔。這一用法多見于明代文獻,具有特定的曆史背景。

出處與例證
明代沈德符在《野獲編·禨祥·元旦日食免賀》中記載:“(永樂十二年甲午正月初一日)太宗皇帝允之,但賜百官節鈔而已。” 此處描述了明成祖朱棣因元旦日食免去朝賀儀式,改為賞賜錢鈔的史實。

現代使用
該詞現已不常見,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相關研究中。其構成可拆解為“節”(節日)與“鈔”(錢币),直接體現詞義來源。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背景或曆史制度,可參考《野獲編》等明代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節鈔

《節鈔》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節約開支或削減開支。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這個詞由“節”和“鈔”兩個字組成。其中,“節”字的部首是“艹”,共有四畫;“鈔”字的部首是“钅”,共有九畫。

來源

《節鈔》這個詞源于古代民間市井,街頭巷尾常見的手抄小報稱為“鈔子”。人們通過購買和收藏這種廉價的“鈔子”來獲取信息。由于小報購買方便、價格低廉,一度成為了廣大市民了解時事和娛樂的重要渠道。

繁體

在繁體字中,“節鈔”可以寫作「節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存在一定差異。在古時候,“節鈔”這個詞的寫法與現代不同,可以寫作「節鈔」或「節討」。

例句

1. 他為了省錢,總是喜歡節鈔。 2. 這個家庭節鈔之後,生活質量并沒有明顯下降。

組詞

節約、開支、削減

近義詞

節省、勤儉

反義詞

浪費、揮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