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薜荔衣的意思、薜荔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薜荔衣的解釋

用薜荔的葉子制成的衣裳。原指神仙鬼怪所披的衣飾,後借以稱隱士的服裝。 唐 孟郊 《送豆盧策歸别墅》詩:“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 唐 白居易 《重題》詩:“謾獻《長楊賦》,虛抛薜荔衣;不能成一事,赢得白頭歸。” 清 曹寅 《小遊仙》詩之十三:“ 黃海 仙人薜荔衣,斑龍偷跨跡如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薜荔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詞義
    指用薜荔(一種常綠藤本植物)的葉子制成的衣裳。最初用于描述神仙或鬼怪所穿的服飾,後引申為隱士的服裝,象征超脫世俗、親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2. 文化象征與演變

    • 神話色彩:早期與神仙鬼怪相關,體現神秘性(如清代曹寅《小遊仙》中“黃海仙人薜荔衣”的描寫)。
    • 隱士意象:唐代起成為隱逸文化的符號,如孟郊《送豆盧策歸别墅》中“身披薜荔衣”,暗喻隱士遠離塵嚣。
  3. 植物特性關聯
    薜荔(學名:Ficus pumila)莖葉茂密,果實可制涼粉,其自然屬性與隱士自給自足、取材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契合,進一步強化了該詞的象征意義。

  4. 文學引用示例
    白居易《重題》中“虛抛薜荔衣”表達了對仕途的失望,反襯隱士服裝所代表的精神歸宿,體現文人借物抒懷的傳統。

該詞從具體植物衍生到文化意象,融合神話傳說與隱逸思想,成為古典文學中獨特的象征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二

薜荔衣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薜荔(一種植物)的衣服。現在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詞的組成部分和一些相關信息。 該詞拆分的部首是亻(人字旁)和艹(草字頭),它共有14個筆畫。薜荔衣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西遊記》中的描寫。在這本書中,有一個稱為觀音菩薩的女神,她經常穿着由薜荔制成的衣服。 薜荔衣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沒有太大的區别。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其基本的結構和意義保持不變。 這是一個關于薜荔衣用法的例句:他身上穿着一件華麗的薜荔衣,顯得非常高貴。 除了薜荔衣之外,你還可以組成其他詞語,比如薜荔飄香、薜荔枝、薜荔果等等。 近義詞方面,可以用葛衣、葛服或者其他類似的詞語來替代薜荔衣。而在反義詞方面,沒有特别常用的詞彙與之對立。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到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