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獨斷獨行的意思、獨斷獨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獨斷獨行的解釋

(1) [go one's own way;act personally in all affairs;decide and act alone] 行事專斷,隻按自己的意思辦。形容作風不民主

你在他手下辦事,隻可以獨斷獨行,倘若都要請教過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會成功的。——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2) 也說“獨斷專行”

詳細解釋

隻憑自己意志行事,不考慮他人的意見。 清 容閎 《西學東漸記》第十九章:“予己預備隨時辭職,以便足下獨斷獨行。”《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你在他手下辦事,隻可以獨斷獨行;倘若都要請教過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會成功的。” 柔石 《二月》五:“他也不信任母親,有意見就獨斷獨行。” 管桦 《清風店》一:“我們全組都不同意組長這樣獨斷獨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獨斷獨行”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dú duàn dú xíng,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出處與示例

  1. 出處:

    • 最早見于清代容闳的《西學東漸記》第19章:“予已預備隨時辭職,以便足下獨斷獨行。”。
    • 另一例出自清代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你在他手下辦事,隻可以獨斷獨行;倘若都要請教過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會成功的。”。
  2. 例句:

    • 現代用法如:“他習慣了獨斷獨行,導緻團隊合作效率低下。”

語法與用法


使用建議


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漢語成語詞典》或權威文學著作中的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獨斷獨行: 這個詞意思是一個人獨自做決定和行動,不受其他人影響。 拆分部首和筆畫: 獨 (立,五畫) 斷 (缺,四畫) 獨 (立,五畫) 行 (行,八畫) 來源: "獨斷獨行"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中國古代。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意志堅強,不受他人意見或阻礙,一意孤行的行為方式。 繁體: 獨斷獨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獨斷獨行"的寫法與今天大緻相同,隻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别。 例句: 盡管他經常獨斷獨行,但他的決策往往取得了成功。 組詞: 獨特、獨自、獨具、行動、獨立 近義詞: 一意孤行、獨行其是、自作主張 反義詞: 懶散、合作、協商、聽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