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放士的意思、放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放士的解釋

被放逐的人。《山海經·南山經》:“﹝ 櫃山 ﹞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鴸,其名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士。”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十二:“鵃鵝見城邑,其國有放士。” 逯欽立 注:“放士,被放逐的人士。” 清 宋荦 《<明遺民詩>序》:“又豈能使狂童怨女、放士鮮民皆奏《清廟》之音,而不為《黍離》《闆》《蕩》之詠也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放士”一詞主要有兩種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區分:

  1. 被放逐的人(常見含義)
    這一含義源于古籍記載,如《山海經·南山經》提到異鳥“鴸”出現時,當地“多放士”。晉代陶潛在《讀<山海經>》中也有“其國有放士”的描述,學者逯欽立注解為“被放逐的人士”。清代宋荦在《明遺民詩》序言中亦用此詞代指流放之人。該含義強調因政治、社會等原因遭驅逐的群體。

  2. 重視人才(較少見用法)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由“放”(放任)和“士”(人才)組合,表示不拘束、推崇人才發展。但此用法缺乏明确古籍例證,可能與古義的引申或誤讀有關,需謹慎根據上下文判斷。

使用建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放士是什麼意思

放士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放蕩不羁的人,不拘束于社會規範和傳統道德的人。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行為或性格較為放蕩不羁、不受拘束、自由散漫。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放士的部首是土字旁,表示與土有關的意義。這個詞可以依次拆分為放(3畫)和士(3畫)。

來源和繁體

放士的意思源自于古代文人騷客的行為和性格特點。在古代文化中,士人被期望遵循道德準則、講究禮儀和品德,因此那些追求自由自在、獨立個性的文人就被稱為放士。在繁體字中,放士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放士的寫法略有不同。士字的上半部分由一橫貫穿中間兩點,表示土地之上。下半部分則由三個縱筆畫構成,代表産生于地下。

例句

1. 他過着放士的生活,沒有職業,也沒有固定的生活方式。

2. 那位放士藝術家以他奇特的行為和自由不羁的個性而聞名。

組詞

放蕩、放縱、放肆、放任、放肆

近義詞

放浪、放肆、不羁、放任

反義詞

嚴肅、拘謹、守舊、規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