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宫中藏书阁名。始建于 宋真宗 天禧 四年,翌年成。座落 会庆殿 西, 龙图阁 北。 仁宗 即位,专用以藏 真宗 御制文集、御书。置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南渡后,又于 临安 大内后 万松岭 建 天章阁 。参见 宋 岳珂 《愧郯录》卷十四。
“天章阁”是宋代重要的皇家藏书与政治机构,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天章阁始建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次年落成,位于北宋都城开封的会庆殿西侧、龙图阁北侧。最初用于收藏宋真宗的御制文集、御书及重要文献,后逐渐成为供奉历代帝王画像、遗物和旌节凭信的场所。南宋迁都临安后,在万松岭重建天章阁,延续其职能。
北宋时期
南宋时期
职能转向以文献保管和祭祀为主,成为“文献宝库”,存放祖宗之法书籍、帝王画像及符瑞宝玩,并承担对先帝御容的朝奉仪式。
天章阁设有学士、直学士、待制、侍讲等官职,其中学士地位仅次于龙图阁学士,主要用于加封文学之士以示尊宠。这些官职兼具顾问职能,参与国事讨论。
注:若需了解更详细的历史事件或职能案例,可参考《愧郯录》等宋代文献(来源:、7、9)。
天章阁是一个成语,意为受到天神赐予的明亮光荣的殿堂或建筑物。它可以用来形容成就卓越、功绩显赫的人或事物。
天章阁由“天”、“章”和“阁”三个字组成。它们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天(一、一):拆分部首“大”,总笔画数2
章(134、7):拆分部首“立”,总笔画数10
阁(丙、169):拆分部首“阝”,总笔画数10
《天章阁》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形容受到天赐光荣的建筑物。后来逐渐被用来形容成就显著的人或事物。
在繁体字中,天章阁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天章阁的部分字可能存在一些变化。例如,天字的“一”可能会写成“〡”,章字的“立”可能会写成“⺈”,阁字的“阝”可能会写成“⻖”。
他的成就在这个行业中犹如天章阁般璀璨夺目。
天工、章程、阁楼
骄人、出色、杰出
平庸、普通、无足轻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