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老的意思、寄老的詳細解釋
寄老的解釋
寄托晚年。 清 曹寅 《松巅閣記》:“﹝ 眉公 ﹞将寄老茲閣,徜徉於其間,誠無異説夢也已。”
詞語分解
- 寄的解釋 寄 ì 托付:寄托。寄存。寄情。寄懷。寄意。 依靠,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蟲。 托人傳送,特指由郵局傳遞:寄信。寄錢。 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子。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老的解釋 老 ǎ 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老當益壯。老朋友。老練。老化。少年老成。老馬識途。 對年紀大的人的尊稱:吳老。老人家。老大爺。 極,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攜幼。老有所為(唅
專業解析
《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中均未收錄"寄老"作為獨立詞條。從構詞法分析,"寄"有托付、依附之意,"老"指年長者,組合後可能表達兩種引申含義:
一、動詞性用法
指将老人托付他人照料,如《禮記·王制》"八十者一子不從政,九十者其家不從政"中體現的養老傳統。這種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中與贍養制度相關的記載。
二、名詞性用法
可理解為"寄居養老之人",如《管子·入國》記載的"九惠之教"包含養老政策。現代方言中偶見類似表述,特指子女外出務工後留守農村的長輩群體。
需要說明的是,該組合詞未被權威語文詞典收錄,建議使用者優先采用"耆老"(qí lǎo)等規範詞彙指代老年人群體。《漢語大詞典》明确标注"耆老"為"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紳"(《漢語大詞典》第8卷第431頁)。
網絡擴展解釋
“寄老”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寄”和“老”組合而成,常見于古典文學或較為文雅的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寄老意為“寄托晚年”,指通過某種方式(如歸隱、修身、寄居等)度過老年生活,常帶有将精神或生活依托于某處或某事的含義。拼音為jì lǎo。
2.出處與用法
-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文人曹寅的《松巅閣記》:“﹝眉公﹞将寄老茲閣,徜徉於其間,誠無異說夢也已。”此句描述人物選擇在特定場所(如閣樓)安度晚年,并寄托情懷。
- 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學賞析或特定文化讨論中。
3.字義拆解
- 寄:本義為托付、依附,如“寄居”“寄情”;
- 老:指年歲大或晚年階段,如“養老”“老境”。
4.使用場景
- 適用于描述文人雅士的晚年生活選擇,如歸隱山林、寄居寺院等,強調精神層面的安放;
- 例句:
“他退隱後,寄老江南,每日以詩書為伴。”
5.補充說明
- 該詞屬于書面語,口語中多用“養老”“安度晚年”等替代;
- 與“寄情”“寄居”等詞有部分語義關聯,但更側重老年階段的特殊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寄”或“老”的單字含義,可參考漢語詞典或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巴比倫包背裝寶器抱悫蹦兒标秀碧青不到烏江心不死不谷鈔法辰參逞奇眩異絺句繪章賜巧瘯蠡寸量铢稱大羹玄酒道憲丁栎扼殺幡竿方夏分形共氣佛祖付清覆疏顧管诙咍假公營私奸污京劇金沙乣軍迾宮邏騎妙覺納拜能奈黏補念到膩滞懦小泣露青服青玉嶂起限七羽山塘绶笥霜彩數番家水遠山遙宿貴鎖匠縮銀彈簧鎖天梭湍瀑未詳相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