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老的意思、寄老的詳細解釋
寄老的解釋
寄托晚年。 清 曹寅 《松巅閣記》:“﹝ 眉公 ﹞将寄老茲閣,徜徉於其間,誠無異説夢也已。”
詞語分解
- 寄的解釋 寄 ì 托付:寄托。寄存。寄情。寄懷。寄意。 依靠,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蟲。 托人傳送,特指由郵局傳遞:寄信。寄錢。 認的親屬:寄父。寄母。寄子。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老的解釋 老 ǎ 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老當益壯。老朋友。老練。老化。少年老成。老馬識途。 對年紀大的人的尊稱:吳老。老人家。老大爺。 極,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攜幼。老有所為(唅
網絡擴展解釋
“寄老”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寄”和“老”組合而成,常見于古典文學或較為文雅的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寄老意為“寄托晚年”,指通過某種方式(如歸隱、修身、寄居等)度過老年生活,常帶有将精神或生活依托于某處或某事的含義。拼音為jì lǎo。
2.出處與用法
-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文人曹寅的《松巅閣記》:“﹝眉公﹞将寄老茲閣,徜徉於其間,誠無異說夢也已。”此句描述人物選擇在特定場所(如閣樓)安度晚年,并寄托情懷。
- 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多見于古典文學賞析或特定文化讨論中。
3.字義拆解
- 寄:本義為托付、依附,如“寄居”“寄情”;
- 老:指年歲大或晚年階段,如“養老”“老境”。
4.使用場景
- 適用于描述文人雅士的晚年生活選擇,如歸隱山林、寄居寺院等,強調精神層面的安放;
- 例句:
“他退隱後,寄老江南,每日以詩書為伴。”
5.補充說明
- 該詞屬于書面語,口語中多用“養老”“安度晚年”等替代;
- 與“寄情”“寄居”等詞有部分語義關聯,但更側重老年階段的特殊狀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寄”或“老”的單字含義,可參考漢語詞典或古籍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寄老
《寄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通常用于描述人們在書信中寄托思念和祝福的意思。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可以拆分為“寄”和“老”兩個部分。
部首和筆畫:根據《康熙字典》,字頭“寄”的部首是寶字頭,字形由「有川口」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接近12畫;字尾“老”的部首是老字頭,字形由「而」和「耂」組成,它的總筆畫數是接近6畫。
來源:《寄老》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文選·傅毅傳》中,被用來形容人們把書信寄給遠方的親友,表達思念之情。
繁體:繁體字“寄老”的寫法與簡體一樣,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的“寄老”可以有不同的寫法,例如“寄㝵”、“寄 老”、“寄髞”等。這些寫法雖然有些不同,但都表達了寄托思念的含義。
例句:他寄老一封信給遠方的女兒,表達了對她的思念和祝福。
組詞:寄托、寄給、寄念、寄語等。
近義詞:委托、托付、寄予等都可以替代“寄老”,表示寄托思念和祝福之情。
反義詞:接收、收到等可以視作是“寄老”的反義詞,表示收到書信或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