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孤哀子的意思、孤哀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孤哀子的解釋

[son bereaved of his parents] 舊時父喪稱孤子,母喪稱哀子,父母俱喪稱孤哀子

祭稱孝子孝孫,喪稱哀子哀孫。——《禮記·雜記》

如孤子,衣純以素。——《禮記·深衣》

詳細解釋

舊時父喪稱孤子,母喪稱哀子,父母俱亡,稱孤哀子。 宋 朱熹 《家劄》卷四:“母喪稱哀子,﹝父母﹞俱亡即稱孤哀子。”《官場現形記》第四二回:“往往一兩箇月不剃頭,亦不打辮子。人家見子,定要老大的吓一跳,倘不説明是制臺,不拿他當囚犯看待,一定拿他當作孤哀子看待了。” 魯迅 《書信集·緻章廷謙》:“老帥中彈, 湯爾和 又變‘孤哀子’子。”參閱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孤哀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孤哀子”是舊時喪禮中的特定稱謂,用于指代父母雙亡的兒子。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構成與用法

    • 孤子:指父親去世而母親尚在的兒子。
    • 哀子:指母親去世而父親尚在的兒子。
    • 孤哀子:當父母均已去世時,兒子在訃告或喪禮中自稱“孤哀子”,用于表達雙重哀痛。
  2. 曆史淵源 這一稱謂最早可追溯至《禮記》,如《禮記·雜記》提到“喪稱哀子哀孫”,《禮記·深衣》記載“如孤子,衣純以素”,說明古代喪服制度與稱謂的關聯。

  3.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訃聞、祭文等正式文書,例如:“溥儀要求跪在靈前,形同‘孤哀子’一般”(舉例)。

  4. 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孤哀子”已成為曆史詞彙,但仍在研究傳統禮制或文學作品中出現。部分語境下可與“孤兒”近義,但後者更側重父母雙亡後的生存狀态,而非喪禮稱謂。

該詞體現了古代喪禮對親屬關系的細緻區分,需結合父母存亡狀态使用,具有濃厚的禮儀文化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孤哀子》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孤哀子》這個詞源自古代文獻《詩經》,其中的《召南·采葛》一詩中有“孤竹哀哀兮”之句,後來演化成了“孤哀子”這個詞彙。它用來形容孤獨、悲涼、寂寞的感受。

拆分部首和筆畫

《孤哀子》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囗(口字旁),氣(氣字旁),子(子字旁),分别為“囗氣子”。

根據《康熙字典》的統計,孤(囗氣子囗)有6畫,哀(口氣子囗)有9畫,子(子子子)有3畫,總共18畫。

來源

《孤哀子》一詞最早見于中國古代文獻《詩經·召南·采葛》。後來,它被廣泛運用于文學作品和口語中,用來形容人們内心的孤獨和悲傷。

繁體

《孤哀子》的繁體字書寫為「孤哀子」,擁有相同的意思和發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孤哀子的寫法略有變化,例如在西漢字形中,孤字的字形為「孤」,哀字的字形為「㕑」,子字的字形為「子」。

例句

1. 他孤苦伶仃,如同一個孤哀子。

2. 漫長的黑夜讓我感到孤寂哀怨的像個孤哀子。

組詞

孤獨、哀傷、子孤、哀哭、孤單

近義詞

寂寞、凄涼、孑然、孤獨寂寥

反義詞

歡樂、團結、熱鬧、陪伴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