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藥名。烏頭塊根上不生側根者,性味主治與附子略同,而性更烈。《淮南子·缪稱訓》:“天雄烏喙,藥之兇毒也,良醫以活人。”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六·天雄》:“天雄乃種附子而生出或變出。”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革命非天雄、大黃之猛劑,而實補瀉兼備之良藥矣。”
“天雄”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主要涉及中藥學和文學比喻兩方面:
基本定義
天雄是毛茛科烏頭屬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i)的塊根,形态細長且不生側根。與附子、烏頭同源,但采收時間不同:第3年采收為附子,第4年為烏頭,第5年則為天雄,其藥性最為猛烈。
性味與毒性
功效與主治
分布與形态
主産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莖高60-150厘米,塊根呈倒圓錐形,外皮黑褐色。
在古籍中,“天雄”被引申為才能卓越、無人能及的人物。例如《淮南子》提到“天雄烏喙,藥之兇毒也,良醫以活人”,章炳麟則用“革命非天雄、大黃之猛劑”比喻其強力作用。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解釋:“天雄乃種附子而生出或變出,體形長而不長子”,因其形态細長且無側根得名。
天雄毒性強,需久煎(2小時以上)或配伍蜂蜜、甘草等解毒。臨床使用須遵醫囑,避免自行嘗試。
如需進一步了解藥方配伍或植物學細節,可參考、5、10的詳細描述。
天雄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多重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天)和“隹”(雄),總共有11畫。
來源:天雄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魏策二》一書中。在古代典籍中,天雄通常指的是雄雞,因為它被認為是鳥類中最勇敢、最具威嚴的存在。
繁體寫法:在繁體字中,天雄的字形為「天雄」。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天雄的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常見的寫法包括「天鵬」、「天鳳」等。
例句:
1. 這隻雄雞真是天雄之師,氣勢磅礴。
2. 他被稱為教育界的天雄,為人們樹立了榜樣。
組詞:天雄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組成新詞,例如:
1. 天雄山:指雄壯、高聳入雲的山峰。
2. 天雄星:指在天空中熠熠生輝、威武雄壯的星星。
近義詞:天雄的近義詞可以是“勇武”、“狂傲”等詞語,都表示強大、威武的意思。
反義詞:天雄的反義詞可以是“懦弱”、“柔弱”等詞語,表示相反的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