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甜酒的意思、甜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甜酒的解釋

甘甜的米酒。《文選·左思<魏都賦>》“甘露如醴” 李善 注引 漢 鄭玄 《周禮》注:“醴,今甜酒。” 宋 蘇轼 《岐亭》詩之四:“酸酒如虀湯,甜酒如蜜汁。” 楊朔 《征塵》:“車夫們圍着一架賣甜酒的擔子,蹲着,抽着旱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甜酒,又稱醪糟、酒釀,是中國傳統發酵米制飲品,具有獨特甜味和酒香。其核心釋義及特征如下:

一、詞典釋義與工藝特征

  1. 定義

    以糯米為主要原料,經蒸煮、拌入酒曲發酵而成的低酒精度飲品。《現代漢語詞典》定義為“用糯米加曲釀造的帶甜味的酒”,強調其甜味與釀造工藝特征(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工藝特性

    發酵過程中澱粉糖化産生葡萄糖,形成自然甜味,酒精度通常≤1%(來源:《中國傳統發酵食品地圖》,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漢語大詞典》補充其古稱“醴”,屬“濁酒”類(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二、文化内涵與應用

  1. 飲食文化符號

    在江南地區稱“酒釀”,常與湯圓同煮作甜品;北方多稱“醪糟”,用于制作雞蛋醪糟等滋補食品(來源:《中國飲食文化史》區域卷)。

  2. 民俗象征意義

    部分方言區(如湘贛)以“甜酒”泛指婚禮用酒,取“生活甜蜜”寓意(來源:《中華全國風俗志》民俗篇)。

三、現代标準界定

根據國家标準GB/T 13662《黃酒》,甜型黃酒需滿足:


權威參考文獻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國家标準GB/T 13662-2018《黃酒》
  4. 《中國飲食文化史》(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5. 《中華全國風俗志》(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甜酒是一種具有多重含義的酒類概念,具體解釋需結合不同文化背景和釀造工藝。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傳統發酵型甜酒(亞洲常見)

  1. 原料與工藝
    以糯米或大米為主料,通過酒曲中的微生物發酵制成,澱粉轉化為糖分和酒精。部分會添加桂花、枸杞等輔料增香。

  2. 特點

    • 酒精度低:通常為1%-15%,如醪糟、米酒等。
    • 口感與用途:甜味突出,質地醇厚,可直接飲用或作為調味料(如烹饪湯品、甜品)。
    • 地域特色:湖南等地稱其為“甜酒茶”,常與雞蛋同煮待客。

二、甜型葡萄酒(國際分類)

  1. 定義與标準
    指含糖量超過40克/升的葡萄酒,通過特殊工藝保留糖分,如貴腐菌感染、冰凍葡萄等。

  2. 代表類型

    • 貴腐酒:如法國蘇玳(Sauternes)和匈牙利托卡伊(Tokaji),使用感染貴腐菌的葡萄釀造,風味複雜。
    • 冰酒:加拿大冰酒采用零下8℃冰凍葡萄榨汁,甜度與酸度平衡。
    • 甜起泡酒:如意大利阿斯蒂(Asti DOCG),兼具果香與氣泡感。

三、其他解釋(需謹慎參考)

部分低權威性資料提到甜酒可能包含蒸餾烈酒與水果混合的飲品(如琴酒基酒),但此類定義非主流。

“甜酒”一詞需結合語境理解:在亞洲多指低度發酵米酒,而國際酒類中則涵蓋多種甜型葡萄酒。如需進一步了解特定品類,可參考權威來源如家庭醫生線上或葡萄酒網。

别人正在浏覽...

拜舞背立辨人慘境娼妓稱玩持棊錯漠丹鳳诏敵機惡勢煞訪鶴奉役汾曲赴比伏魔大帝負崄麸子诰辭給食共立海發懷人家誡焦寝教習兢戒敬田久等酒幟沮撓軍號看低康采恩客耕塊塊枯藤澇窪地累死累活量力而為撩鈎蠡結民性囊奏能寫會算杻鎖奴官千變萬化伽藍香清查三曹三品刍石舫壽頭碼子外揚烏罐挦補鮮薧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