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軍號的意思、軍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軍號的解釋

[bugle] 軍隊中用來吹奏各種信號的銅號

詳細解釋

(1).軍中的職銜。《後漢書·袁紹傳》:“時 卓 方貪結外援,招悅英豪,故即臣 勃海 ,申以軍號。”《晉書·郗鑒傳》:“ 鑒 以無益事實,固辭不受軍號。”

(2).軍隊的番號。《晉書·元帝紀》:“ 丹楊 諸郡皆加軍號。” 唐 杜荀鶴 《贈秋浦張明府》詩:“農夫背上題軍號,賈客船頭插戰旗。”

(3).軍中口令、號令。《周書·達奚武傳》:“ 武 從三騎,皆衣敵人衣服。至日暮,去營百步,下馬潛聽,得其軍號。”《新五代史·吳越世家·錢鏐》:“﹝ 司馬福 ﹞乃取其軍號,内外夾攻,號令相應, 淮 人以為神,遂大敗之。”《宋史·韓世忠傳》:“一夕,與 蘇格 聯騎穿賊營,候者呵問, 世忠 先得賊軍號,隨聲應之,周覽以出。”

(4).軍中士兵住的號房。 宋 蘇轼 《乞降度牒修定州禁軍營房狀》:“ 之儀 等又點檢得諸營軍號,例皆暗敝,妻子凍餒,十有五六。”

(5).軍中傳遞簡易信號用的一種喇叭。以規定的音調表達一定的内容。主要用于傳達簡短號令、報告,識别敵我,發放警報等。 陳毅 《紅四軍軍次葛坳突圍赴東固口占》:“軍號聲凄厲,春月似張弓。”《詩刊》1977年第9期:“ 南昌 ‘八一’紀念館裡,陳列着一隻起義部隊南進時代替軍號使用的螺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軍號是軍隊中用于傳達命令、發布信號的一種管樂器,通常由金屬制成,通過吹奏産生不同音調來傳遞特定指令。其詳細釋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基礎釋義

指軍隊專用的信號樂器,形似小號但結構更簡單,無活塞裝置,音高通過吹奏者的氣息控制變化。主要用于戰場通訊、集合、沖鋒、撤退等軍事行動的指揮信號傳遞(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二、軍事功能釋義

在軍事語境中,軍號的核心功能是标準化軍事信號傳達。不同號譜對應特定指令,例如:

三、曆史與文化釋義

軍號的前身可追溯至古代軍隊使用的號角、銅角等信號工具。現代制式軍號于18世紀在歐洲軍隊普及,清末傳入中國。其獨特的音色與節奏已成為軍事文化的象征符號,在文藝作品中常代表軍隊的紀律性與集體行動力(參考《中國軍事百科全書·軍事裝備卷》)。


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
  3.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國軍事百科全書》

網絡擴展解釋

“軍號”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維度解析,綜合權威來源信息如下:

一、基本定義

軍號是軍隊中用于傳遞信號的銅制吹奏樂器,通過特定音調傳達指令或警報。其名稱由“軍”(軍隊)和“號”(古字“號”,意為呼喊)組成,象征軍事行動中的統一指揮。

二、曆史與演變

  1. 古代含義:早期指軍中職銜(如《後漢書》記載)或部隊番號(如《晉書》提及的“丹楊諸郡加軍號”),也用于口令識别。
  2. 現代轉型:逐漸演變為專用樂器,成為軍事信號工具,例如沖鋒號、集合號等。

三、功能與種類

四、比喻意義

在文學或政治語境中,軍號常象征強有力的號召或行動指令,例如“吹響改革進軍號”形容發起動員。

五、文化影響

軍號在文藝作品中常體現戰争氛圍,如陳毅詩句“軍號聲凄厲,春月似張弓”;現代宣傳中也被用于激發集體行動,如征兵口號“參軍號角又吹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軍號的曆史典故或具體使用場景,可參考《後漢書》《晉書》等古籍記載或軍事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奔退奔走壁書壁障慚仄茶話會豺羹吃辣麪巑巑當風底作頓刀笃慎迩臣更姓改物咯痰各有千秋過山合衣家俱澗栖熸然鍵轄靜鈍謹行儉用盡在不言中積石九品蓮台讵能抅肆科教興國廊頭麥芽糖秘而不露鳴璜磨刀雨蓦然回首南胡鷗鹭忘機阙車然赤人琴俱亡軟糖神浒十二戟數計泰否聽力銅拔突過屋裡家五旅烏納裘烏銜肉憲批校覈小梅小派曉緯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