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教習的意思、教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教習的解釋

(1).教練;教授。《管子·幼官》:“器成不守,經不知;教習不著,發不意。”《史記·李斯列傳》:“ 高 受詔教習 胡亥 ,使學以法事數年矣。”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徽宗 曰:‘朕欲教習書法,告命使能者書之,不愧前代。’” 清 李漁 《比目魚·入班》:“我已聘了一位名師,約定今日來開館,等不得腳色齊備,先把有的教習起來,等做浄的到了補上也未遲。”

(2).學官名。掌課試之事。 明 代選進士入翰林院學習,稱“庶吉士”,命學士一人(後改為禮、吏兩部侍郎二人)任教稱為“教習”。 清 代沿用此制:翰林院設庶常館,由 滿 漢 大臣各一人任教習,選侍講、侍讀以下官任小教習。官學中亦有設教習者。《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賢契,目今朝廷考取教習,學生料理,包管賢契可以取中。”

(3).教師。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傳歌》:“在下 固始 蘇昆生 是也,自出 阮 衙,便投妓6*院,做這美人的教習。” 清 秋瑾 《敬告姊妹們》:“如今女學堂也多了,女工藝也興了,但學得科學工藝,做教習,開工厰,何嘗不可自己養活自己嗎?”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二章:“不相信以他這個毫無前途的窮教習,會被一個積世老婆婆和一個能幹的中年婦女真個看得上眼。”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教習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教習"是漢語中兼具曆史内涵與時代延伸的複合型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個維度解析:

一、詞源本義 該詞最早見于《周禮》,指系統化的教學行為。明代官方編纂的《洪武正韻》将其定義為"教授生徒之技藝",強調知識傳遞與技能培養的雙重功能。

二、官學制度 在明清教育體系中特指官辦學校的專職教員,《清史稿·職官志》記載國子監設"滿漢教習四十員",負責監生課業督導。此時期教習需通過吏部考核,具有國家認證的教師資格。

三、語義擴展 近現代語言發展過程中衍生出雙重含義:

  1. 動詞屬性:指教學實踐活動,如《魯迅全集》中"教習新式體操"的用法
  2. 名詞屬性:轉為對教師的敬稱,常見于民國時期文獻

四、當代應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收錄其作為曆史詞彙的定位,主要應用于特定語境:

該詞的語義演變折射出中國教育制度發展軌迹,從科舉時代的官方教職到現代教育體系中的曆史概念,具有獨特的社會語言學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教習”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含義:

一、核心詞義

  1. 教授學業(動詞)
    指指導、訓練或傳授知識技能的行為,如“教習書法”“教習水軍”。此用法最早見于《管子·幼官》中“教習不著,發不意”。

  2. 教員的舊稱(名詞)
    明清時期對教師或教官的稱呼,如《紅樓夢》中賈薔“聘了教習”教導戲班女孩。

  3. 學官職位(名詞)

    • 明代:翰林院設“庶吉士教習”,由禮部/吏部侍郎擔任。
    • 清代:庶常館設滿漢大臣各一名為教習,并選侍講、侍讀等任“小教習”。

二、擴展解釋

三、典型例句

注:權威性最高的解釋來自漢典,其他文獻用例可參考《紅樓夢》《管子》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懊休寶府别變蔽惑邴生馳檄大包單大恩大德道路調器饤核多歧芳茝放馬華陽廢怠诟讓寒灺黃設設花團錦簇佳公子降喻簡訊頰食狤獠精明能幹禁瘮九經三史積旬羁馽客套話藍領老實八焦連絕琏璐馬拐埋頭工作面臨切诋傾隕瓊劇窮埜秋思凄心屈居人文科學忍羞戎馬倉皇若幹水倉樞劇馊主意天潢托辭微管帷帳五色五馭閑使餡子小業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