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錯莫 ”。寂寞冷落。《玉台新詠·鮑照<行路難>之二》:“今日見我顔色衰,意中錯漠與先異。”一本作“ 錯莫 ”。 吳兆宜 注引 王褒 《甘泉宮賦》:“徑落莫以差錯。” 南朝 梁 範靖 妻 沉氏 《晨風行》:“風彌葉落永離索,神往形返情錯漠。” 唐 杜甫 《瘦馬行》:“見人慘澹若哀訴,失主錯莫無晶光。” 仇兆鳌 注:“錯莫,猶雲落寞。” 宋 範成大 《青青澗上松》詩:“君看此翠柏,錯莫無顔色。” 清 黃子雲 《蔣子空水刀歌》:“五陵俠客久錯莫,床頭夜吼聲鏗鍧。”
“錯漠”是一個具有古典文學色彩的詞語,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錯漠”亦寫作“錯莫”,主要表示寂寞冷落的情感狀态。該詞常見于古詩詞中,用以描繪人或事物因被疏離、遺忘而産生的孤寂感。
文學例證
現代釋義拓展
部分現代詞典(如)提到“錯漠”可引申為“事物差異極大”,但此用法較少見于經典文獻,可能是基于字面(“錯”指參差,“漠”指遙遠)的衍生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在引用時需注意古籍中“錯漠”與“錯莫”的通用性,如範靖妻沈氏《晨風行》中“神往形返情錯漠”,以及部分版本對鮑照詩的異文記載。若用于現代語境,建議優先采用“寂寞冷落”的古典含義,避免歧義。
《錯漠》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錯誤和冷漠。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者行為在某種程度上不正确且冷淡無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段落标題:拆分部首和筆畫《錯漠》的拆分部首是“亻”和“巫”,分别代表人類和巫師。這個詞的總筆畫數是12劃。
來源: 段落标題:來源《錯漠》這個詞的來源并沒有明确的出處。它可能是由人們對現實生活中的錯誤和冷漠感受的總結而來。
繁體: 段落标題:繁體《錯漠》的繁體寫法是「錯漠」
古時候漢字寫法: 段落标題: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錯漠》可能會有不同的寫法,因為漢字的發展和演變。然而,我無法給出确切的古代寫法,因為目前沒有文獻提及。
例句: 段落标題:例句1. 他的态度對我們的努力完全冷漠,真讓人感到失望。
2. 這個決策是錯漠的,我們需要盡快糾正錯誤。
以下是幾個與《錯漠》相關的組詞:
- 錯誤:指某一行為、決策或思想偏離了正确的方向。
- 冷淡:形容态度或情感缺乏熱情和親密。
- 冷漠:形容态度或情感對他人的冷淡和無動于衷。
- 錯綜複雜:形容事物或情況錯綜複雜、難以理解。
- 正确:相反于錯誤的,指行為、決策或思想方面符合真理和事實的。
以下是幾個與《錯漠》意思相近的詞語:
- 錯誤:行為或判斷方面偏離真實、正确。
- 冷淡:态度或情感缺乏熱情和關心。
- 漠然:形容對事物缺乏興趣或了解。
- 冷漠:态度或情感不關心、不在乎他人的。
以下是幾個與《錯漠》意思相反的詞語:
- 正确:行為、決策或思想方面符合真理和事實的。
- 熱情:态度或情感充滿熱情和熱忱的。
- 關心:對他人的事情感到關切和在意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