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公的意思、天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公的解釋

(1) [the Heaven]∶天。以天拟人,故稱

(2) [the ruler of heaven;God]∶神話傳說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詳細解釋

天。以天拟人,故稱。《尚書大傳》卷五:“煙氛郊社,不修山川,不祝風雨,不時霜雪,不降責於天公。” 宋 陸遊 《殘雨》詩:“五更殘雨滴檐頭,探借天公一月秋。”《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這都是天公默佑我們,闔家都該辦注名香達謝上蒼。” 郭小川 《昆侖行》:“隻有寂寞的天公呵,肯與 昆侖山 作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天公”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拟人化的“天”
    指自然界或宇宙的拟人化稱呼,常用于表達對自然力量的敬畏。例如:“天公不作美”形容天氣不利。
    文獻依據:《尚書大傳》記載“不降責於天公”,陸遊詩句“探借天公一月秋”均體現此意。

  2. 英文翻譯
    可譯為“the ruler of heaven”或“God”,強調其主宰屬性。


二、宗教與民俗中的含義

  1. 道教神祇
    在道教信仰中,天公即玉皇大帝,尊稱“昊天金阙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赦罪賜福大天尊玄穹高上帝”,掌管三界萬物,是衆神之王。
    相關習俗:福建、台灣等地在農曆正月初九舉行“拜天公”儀式,祈求平安吉祥。

  2. 民間信仰
    被視為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民間常通過祭祀表達對風調雨順、健康平安的祈願。


三、文學與擴展含義

  1. 比喻皇帝或造物主
    如龔自珍詩句“我願天公重抖擻”中的“天公”暗指統治者。
  2. 哲學概念
    部分語境中象征宇宙規律或命運,如“天公地道”形容公平合理。

四、使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民俗細節或文獻出處,可參考《尚書大傳》、道教經典及地方風俗記錄。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天公

天公是指天之神明或天主,常用來表示對上天的敬仰和祈福之意。該詞彙由“天”和“公”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天:由一橫一撇一豎構成,拆分部首為一二一;

公:由一橫一豎兩撇構成,拆分部首為一六八。

來源:

天:天字最早可以追溯至甲骨文時代,形狀與現代漢字相似,象征白天或天空;

公:公字最早的形狀是兩個叉,表示矛或兵器。後來演變為指揮或管理事務的人,也表示尊稱。

繁體:

在繁體字中,天公保留了相同的意思和發音,沒有産生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在這個詞彙的情況下,并未有特别不同之處。

例句:

1. 農民們祈求天公保佑明年的豐收。

2. 今天天公對我們很眷顧,沒有下雨。

組詞:

天地、天空、天堂、天氣。

近義詞:

天尊、天神、天仙。

反義詞:

人間、塵世、凡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