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煩惱海的意思、煩惱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煩惱海的解釋

佛教語。謂煩惱既深且廣,擾亂身心,猶如大海無邊,興風作浪。 唐 黃滔 《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鑽智慧火,乾煩惱海。理不吾吾,而一貫生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煩惱海是佛教術語,字面指“煩惱如海”,比喻衆生因無明、執著而産生的困惑、痛苦深廣如海,難以渡越。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義與隱喻

  1. “煩惱”

    指擾亂身心安甯的負面情緒與思想,如貪欲、嗔恨、愚癡等。《漢語大詞典》釋為“困惑苦悶”㊟1。

  2. “海”

    取“深廣無邊”之喻,強調煩惱的浩瀚無盡與難以掙脫的特性,如《佛學大辭典》所述“煩惱深廣,譬之以海”㊟2。

二、佛教哲學内涵

  1. 根源與表現

    佛教認為煩惱源于“無明”(無知),導緻衆生沉溺于生死輪回。《大智度論》雲:“煩惱海深廣,無涯底……衆生沒其中,甚可怖畏”㊟3,描述衆生被煩惱淹沒而不得解脫的狀态。

  2. 解脫之道

    佛法被視為“智慧舟筏”,助人渡過煩惱海。如《維摩诘經》強調“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喻示通過修行破除煩惱束縛㊟4。

三、文化引申義

在文學語境中,“煩惱海”常象征現實困境。如白居易詩“欲渡煩惱海,願乘智慧舟”,将個人憂患與佛教意象結合㊟5。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第7冊第102頁。

㊟2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285頁。

㊟3 鸠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正藏》第25冊,第260頁。

㊟4 《維摩诘所說經·佛國品》,《大正藏》第14冊,第538頁。

㊟5 白居易《答次休上人》,《全唐詩》卷四百四十五。

網絡擴展解釋

“煩惱海”是佛教術語,比喻煩惱的深廣與擾亂性,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煩惱如同大海般無邊無際且充滿動蕩,既深且廣,能擾亂人的身心平衡。這一比喻強調煩惱的持久性和難以擺脫的特性。

二、佛教語境解析

  1. 象征意義
    以“海”的意象形容煩惱的浩瀚與不可測,暗喻其能掀起“風浪”(即負面情緒),導緻内心動蕩。
  2. 修行關聯
    佛教經典(如唐代黃滔《泉州開元寺佛殿碑記》)提到“鑽智慧火,乾煩惱海”,表明需通過智慧消除煩惱。

三、現代延伸用法

在非宗教語境中,該詞也可形容現實生活中的困擾多而複雜,例如:“瑣事堆積成煩惱海”。

四、相關建議

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中的煩惱觀,可參考《大乘起信論》等典籍,或結合禅修實踐體悟其深層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牛車保見人跋膝舛雜村井村末蹙鬐凋廢疊屑屑番官分死伏路高符公劉孤丁固化貴始灰蓬蓬駕誕交換機節察警戒色金花夫人金鳷悸心開眉笑眼孔蓋寇戰枯隕連環字烈烈轟轟領鑒六察留系鸾蜂蜜馬當賣摺判冤決獄帕子貧丁破裂輕薄蓮華秦诿楚諈曲摺升滅詩記率由舊章殊眷竦魂駭目桃花石天道題説題緣秃裙屠杌晩途汙辱五政銜夢狎笑